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450字。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检测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人类对光的探索贯穿了整个文明史。从燧人氏钻木取火,到墨子提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朴素理论,再到牛顿用棱镜白光揭示光谱的奥秘,光始终是科学与技术演进的见证者。进入21世纪,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迎来了全新维度——光经济。这一概念不再局限于光学仪器的制造,而是以光子为核心,深度融合能源、信息,生物,量子等前沿领域,成为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关键力量。
  光经济的崛起,本质上是三次光学革命的积累与质变。17世纪到19世纪期间,人类建立折射定律与衍射理论,首次系统掌控光的传播规律。20世纪中叶,激光与光纤的发明,催生了信息社会的底层架构;而当下,光子与纳米技术、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的交叉融合,正推动光经济进入“3.0时代”。在这一阶段,光子既是能量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媒介,更是生命的探针。可以说,光经济正在突破物理与想象的边界,引领时代的发展方向。
  在能源领域,光子正在改写人类获取与利用能量的规则。2022年12月,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通过192束高能激光轰击氘氚靶丸,首次实现核聚变净能量增益。这一突破标志着“人造太阳”从科幻迈向现实,为商业核聚变发电铺平道路,另一项颠覆性技术是辐射制冷,利用多级孔、多层膜或者超表面结构,实现太阳光高反射,同时将地表热量以8~13微米红外波段辐射至太空,夏季可使建筑表面温度降低15℃。若全球10%的建筑采用该技术,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亿吨以上。
  信息传输是光经济的传统优势领域,但其边界仍在不断扩展。我国FAST射电望远镜利用4450块主动反射面板实时调整形状,观测灵敏度比德国波思100米望远镜提高约10倍,比美国阿雷西博300米射电望远镜提高约2.25倍。而在微观尺度,硅光技术将光子与电子集成于同一芯片,使数据中心的数据传输速率提升百倍,能耗降低90%。英特尔推出的1.6Tbps硅光引擎,可在1秒内传输2部4K电影,为ChatGPT等大模型训练提供底层支撑。
  光子的生物医学应用,让人类得以窥见生命的本质。光遗传学通过向神经元植入光敏蛋白,用蓝光精准控制脑区活动,来改善帕金森病小鼠的运动障碍。在临床诊断中,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生成视网膜的微米级三维影像,精度媲美组织切片,全球每年有超过3000万例眼科疾病依赖该技术确诊。此外,我国患有心血管病的人数约3.3亿,造成的死亡率占居民疾病死亡的40%以上,OCT、荧光成像、光声成像等技术有望在心血管疾病的检查和治疗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光子还可带来精密制造领域的变革。通过激发光子和电子的强耦合体,可将光子在材料中的等效波长缩短为原来的十分之一。超隐形切割技术利用激光——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非线性反馈,可在透明材料中实现横向精度10纳米、深宽比超15000的纳米深加工。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可将传统焊接工艺制造的数十个部件整合为单一整体结构,耐温性能达1300℃,在极端振动条件下的疲劳寿命比传统部件延长300%。
  量子科技与光子更是天生盟友。例如,激光冷却技术将铷原子温度降至1微开尔文(接近绝对零度),使原子钟的精度提升至百亿年误差不超过1秒,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时间基准。2023年,美国哈佛大学团队在基于光镊阵列的中性原子阵列量子计算平台上,用量子纠错码编码了48个逻辑比特,迈出了容错量子计算的关键一步。
  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催生了光子计算革命,传统电子芯片受限于发热与带宽,而光子芯片通过波导与谐振腔实现光信号处理,能效比提升千倍,美国Lightmatter公司研发的Envise光子处理器,在1平方厘米芯片上集成2000万个光学元件,专为神经网络优化设计,其矩阵乘法速度较英伟达A100GPU提升1.5到10倍。未来,光子—电子异构计算架构或将成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基本形态——光子负责大规模并行计算,电子专精逻辑控制,两者协同突破“冯•诺依曼瓶颈①”。
  中国的光经济版图,沿着长江经济带和东部沿海展开了一幅特色鲜明的产业画卷。但在“一大一小”两个极端领域——空间引力波探测需实现300万公里距离以上皮米级位移测量,极紫外光刻却要求在米级大小的镜面上实现20皮米级表面精度(原子级平整度),我国仍处于追赶阶段。例如,“太极计划”的激光干涉测距精度需达到1皮米,相当于在地球与月球之间测量出一根头发丝的直径变化,其核心弱光锁相技术已通过“天琴一号”卫星验证,但工程化应用仍需十年左右。此外,高端光学玻璃市场被美国康宁、德国肖特、日本HOYA等垄断,我国许多特殊玻璃仍需进口。
  破解困局需多维度发力,国家可将光经济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设立千亿级光子产业基金,专项支持激光、精密光学和光电装备、光子芯片等“硬科技”,在成都、武汉、合肥等地建设光经济创新特区,试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数据跨境流动等政策,技术上,可借鉴国外一些先进模式,整合东部沿海—长江经济带—西部战略腹地的创新资源要素,打造自主可控的技术生态。国际合作亦不可或缺,可通过共建光技术交易平台、推动光子新产业的标准互认,形成光经济“战略腹地”“前沿高地”“技术高原”等形态的有机结合。
  (摘编自罗先刚《光经济:智能时代的“心脏”》)
  【注】①冯•诺依曼瓶颈:指在冯•诺依曼架构中,CPU与存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限制整体计算性能的现象。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无论是燧人取火的神话,还是牛顿分解白光的实验,抑或是“人造太阳”“辐射制冷”等技术的研制,都体现了人类对光的探索。
  B. 辐射制冷技术既能实现太阳光高反射,又能将一部分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为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提供了一种方案。
  C. 光子正在生物医学领域大展身手,向神经元植入光敏蛋白、再通过蓝光控制脑区的实验,或为治疗帕金森疾病提供巨大助力。
  D. 相较于传统电子芯片,光子芯片的能效比大幅提升,目前光子负责大规模并行计算,电子专精逻辑控制,满足了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四段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如4450块、10倍、2.25倍等说明了FAST先进的观测能力,1.6Tbps、1秒、2部等表现了硅光引擎出色的传输速率。
  B. “超分辨荧光显微技术突破衍射极限,使科学家首次观察到HIV病毒表面GP120蛋白与CD4受体结合的动态过程”可作为第五段的论据。
  C. 原文将量子科技和光子比作天生盟友,揭示出二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共生关系,哈佛大学团队首创的容错量子计算正是这一关系的典型体现。
  D. 文中两处画波浪线 内容均是对前文专业概念的进一步说明,这不仅体现出科学的严谨性,还凸显了这些技术的高难度。
  3. 根据第一、二段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人类与光的互动史,是一部技术革命的编年史。17世纪到19世纪,斯涅耳、牛顿等人的探索催生了经典光学理论体系。________,不仅让人类首次系统理解光的传输行为,也进一步推动了玻璃研磨,透镜制造等技术的突破。20世纪中叶,________催生了信息社会的底层架构,进入21世纪,光技术开始与能源、信息、生物、纳米、量子、人工智能技术深度交织,________。光经济至此完成了从辅助工具到独立经济形态的蝶变。
  4. 在读专业性强的文章时,应把握整体思路,体会其中严密的逻辑。请据此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
  5. “光经济”为什么被称为智能时代的“心脏”?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解析】
  【导语】这篇科技类论述文以“光经济”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人类光学探索从古典到量子时代的完整演进。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先勾勒历史脉络,再分领域详述光技术在能源、信息、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突破性应用,最后回归中国发展现状。论证特色鲜明,既体现科技文的严谨性,又通过产业前景描绘赋予人文温度,堪称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典范。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材料中信息,对材料相关内容 理解和分析能力。
  D.“目前光子负责大规模并行计算,电子专精逻辑控制,满足了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错。根据原文第八段“未来,光子—电子异构计算架构或将成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基本形态——光子负责大规模并行计算,电子专精逻辑控制”可知,该模式是尚未实现的设想,选项未然混淆为已然。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的荔枝(节选)
  马伯庸
  “逃驿?!”这个词猛然刺入李善德脑海,让他惊得一激灵。
  李善德面色凝重地里外转了几圈,真的是屋徒四壁,干净得紧。唯一幸存下来的,只有一个石头马槽,槽底留着一条浅浅的脏水。
  李善德坐在门槛上,展开驿路图,知道这回麻烦大了。这个黄草驿所在的位置,是远近八十里内唯一能提供水源的地方,一旦它发生逃驿,将在整条线路上撕出一个巨大的缺口,飞骑将不得不多奔驰八十里路,才能更换骑乘和补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