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80字。

  初三语文试题
  分值: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1分)
  1.用古诗文原句填空。(7分)
  ①不应有恨,       ▲          。(苏轼《水调歌头》)
  ②        ▲        ,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③槲叶落山路,        ▲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        ▲        ,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       ▲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⑥《岳阳楼记》文中,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      ▲      ,      ▲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4分)
  诗是迷醉心怀的智慧、诗是内心之叹息,诗是文学大观园里一道最妖娆 的风景。读《沁园春、雪》,我们可以感受毛主席激荡的豪情;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我们可以体会作者那深沉的敬意;读《我爱这土地》,我们可以谛听诗人恳切的言语;读《乡愁》,我们可以诗人渴望两岸统一的初心;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们可以感受大自然“四月天”的Ping婷;读《我看》,我们可以畅想那摇曳的自由。与诗为伴,每一天都深受震撼,与诗同行,每一天都明媚鲜妍。诗歌已经到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地影响着中华儿女,成为中国人的精神支柱和心灵依托。亲近诗歌,定能必会遇见不一样的自我!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
  Pīng婷   ▲     摇曳  ▲ 
  (2)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翻涌 触摸 浸透 潜移暗化 B.翻涌 抚摸 渗透 潜移暗化
  C.翻腾 抚摸 浸透 潜移默化 D.翻腾 触摸 渗透 潜移默化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的“风”指的是《诗经》里的《国风》,“骚”指的是《诗经》中的《离骚》。
  B.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C.用帝王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纪年方法。“庆历四年春”“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崇祯五年十二月”都是以年号纪年。
  D.我国古代的许多词语具有特定的代称,如:“婵娟”指月亮,“须眉”指男子,“社稷”指国家,“布衣”指平民。
  名著阅读。(7分)
  青色的池沼
  艾青
  青色的池沼,长满了马鬃草;
  透明的水底,映着流动的白云……
  平静而清潋……
  1
  像因时序而默想的
  蓝衣少女,
  坐在早晨的原野上
  当心啊--
  脚蹄撩动着薄雾
  一匹栗红色的马
  在向你跳跃来了……
  注:诗歌创作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约1940年左右),国内局势复杂。
  4.请根据示例,对诗歌中画横线的诗句进行朗诵设计,并说明理由。(3分)
  示例:为什么我的眼里常舍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朗诵设计:这两句诗, “常含”“土地”“爱”要重音处理,用缓慢的语气,深沉的语调,读出深沉的情感。其中,“爱”字可以重音轻读,突出这份爱发自肺腑,表现了艾青对祖国的爱至死不渝,让人感慨万分。
  5.小语反复诵读这首诗后,理解仍有困难,请你结合这首诗写两条具体的阅读策略帮助他理解这首诗。(4分)
  二、阅读(4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16分)
  草堂乃唐杜甫子美避地蜀中时,裴冕①为作于浣花溪者,子美诗所谓“万里桥西一草堂”是也。当时之草堂,废已久矣;而后世作堂以像之者,则累累不废焉。至蜀献王④崇尚子美之忠贤,一新其堂。每岁时、良辰、胜日,蜀之衣冠士庶,与夫戴白之叟、垂髫之童,皆知草堂之名,而出游其地,人物车马杂遝,道路至填溢,草堂不能容。由是草堂遂为蜀中之胜迹朝之缙绅③大夫有事于蜀者亦必至其地焉。
  予惟④子美草堂,不过江村一陋室耳。年愈久而名愈新,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