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910字。

  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9月3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不仅是一场非常庄严的国家级的纪念大会,同时也是一场全球瞩目的盛会。
  这场纪念大会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总台军事观察员分享了阅兵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细节。
  总台军事观察员魏东旭:九三阅兵的观礼现场有很多令人感动的瞬间,我记忆最深刻的是包括抗战老兵在内的老战士他们的面容。当他们听到抗战歌曲响起的时候,从他们的眼睛当中能看到泪花。当这些老战士看到我们年轻的战士迈着整齐的步伐受阅的时候,看到了现代化的主战装备受阅的时候,他们的脸上是出现了笑容。从面容的变化,我们能够读懂在这些老战士、老兵身上的一种力量,同时也能够明白伟大抗战精神是一直在传承、在发扬的。
  为何大家会有从军迷变“军盲”的感受?
  很多军迷评论说,看了阅兵,感觉自己从军迷变成“军盲”了。大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总台军事观察员魏东旭:其实我也有类似的感受,中国的军迷大部分是“80后”“90后”,还有更多更年轻的朋友。他们平时对于这些军事的技术,包括现代化的武器装备是非常了解的,但是看九三阅兵,尤其是看直播画面,他们就会发现新式的武器装备实在是太多了,甚至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和预想,就是因为人民军队在发展壮大的过程当中,尤其是在改革重塑的过程当中,强军的新成果是非常多的,这一次可以说是进行了集中展示,很多现代化的主战装备可以说已经是迈入到了下一代的范畴。很多军迷通过看九三阅兵,尤其是相关的节目,他们也了解到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可以说,对于军迷而言,看九三阅兵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抗战精神到底是什么?
  无论是过去在抗战年代的小米加步枪,还是现在新式的海空天的装备,我们中间没有变的可能是大家需要代代去牢记的抗战精神。那么,我们最不应该忘记的抗战精神到底是什么?
  总台军事观察员魏东旭:抗战期间,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取得了伟大抗日战争的胜利,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在九三阅兵的现场,有很多年轻的战士,也有年纪非常大的抗战老兵,当他们向这种全新的作战力量敬礼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这种永不屈服意志的传承,也可以看到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这正是人民军队强大的重要精神内核。
  在天安门广场上,最引人关注的是高14米、托举着“1945”和“2025”字样的年号台,还有上面的14只灵动的和平鸽,都象征着中华民族长达14年的抗战历程。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卢征远:这些鸽子虽然是14只,但是我觉得它是无数只,最后汇聚成这14只,因为整个大的广场主题也是叫众志成城,其实也是人民的一种汇聚,一种精神的凝练。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在长达14年的时间里,与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了殊死搏斗。在这场关系民族存亡的战争中,中华民族付出了空前巨大的代价。
  ——摘编自《新闻1+1丨九三阅兵,我们表达了什么?》
  材料二:
  这次大阅兵活动,来自各大洲的61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有关国家高级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前政要聚首北京,共同纪念和缅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夯实用鲜血凝成的历史友谊,也受到世界媒体的极大关注和客观评价。比如,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在现场直播中以欣赏的语气盛赞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专业素养和世界领先的军事装备;法新社一改既往对中国重大活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很多“80 后”“90 后”及更年轻的军迷看九三阅兵时感觉自己变成“军盲”,是因为他们平时对军事技术和现代化武器装备一无所知。
  B. 总台军事观察员魏东旭认为,九三阅兵观礼现场,抗战老兵听到抗战歌曲时眼中有泪花,看到年轻战士受阅和现代化主战装备时露出笑容,这体现了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
  C.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不仅是庄严的国家级纪念大会,也是全球瞩目的盛会,主题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D. 天安门广场上高 14 米、托举着“1945”和“2025”字样的年号台,以及上面的 14 只和平鸽,象征着中华民族长达 14 年的抗战历程。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材料一指出,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到 1945 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与日本军国主义进行了 14 年殊死搏斗,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代价。
  B. 材料二表明,中国坚守走和平与发展之路,坚守自卫防御原则,承诺在任何条件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无条件不对无核国家及无核区使用核武器,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楷模。
  C. 材料二认为,西方主要国家无政要应邀参加中国大阅兵活动是完全不可理解的,因为美国或欧洲的二战胜利纪念日都会邀请东方战场国家领导人到场。
  D. 材料二提到,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在现场直播中盛赞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专业素养和世界领先的军事装备,法新社也用正常乃至鲜亮的光影呈现阅兵官兵风采。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一“伟大抗战精神传承”的一项是()(3 分)
  A. 九三阅兵展示了大量新式武器装备,让军迷们大开眼界。
  B.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卢征远解读 14 只和平鸽象征人民精神的凝练。
  C. 阅兵现场,抗战老兵和年轻战士向全新作战力量敬礼,体现永不屈服意志的传承。
  D. 纪念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吸引了全球目光。
  4.材料二分析了哪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对中国九三阅兵的态度?请简要概括。(4 分)
  5.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中国举行九三阅兵的意义和价值。(6 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海角的孤星》
  杨海芯
  一走近舷边看浪花怒放的时候,便想起我有一个朋友曾从这样的花丛中隐藏他的形骸。这个印象,就是到世界的末日,我也忘不掉。
  这桩事情离现在已经十年了。然而他在我的记忆里却不像那么久远。他是和我一同出海的。新婚的妻子和他同行,他很穷,自己买不起头等舱位。但因新人不惯行旅的缘故,他乐意把平生的蓄积尽量地倾泻出来,为他妻子定了一间头等舱。他在那头等船票的佣人格上填了自己的名字,为的要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