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160字。
七年级测评??语文
上册第一、二单元
注意事项:
1.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 默写。
(1)吟诵古典诗文,赴一场传统文化盛宴。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欣赏水波荡漾、海岛耸立的景象;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体悟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上受降城闻笛》)体会将士们闻笛而生发的思乡之情。
(2)李白与友人分别,吟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借明月表达对友人的同情与牵挂;杜甫与故人重逢,吟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江南逢李龟年》),借落花抒发对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答案】 ①. 水何澹澹 ②. 山岛竦峙 ③. 海日生残夜 ④. 江春入旧年 ⑤. 不知何处吹芦管 ⑥. 一夜征人尽望乡 ⑦.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⑧.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⑨. 正是江南好风景 ⑩. 落花时节又逢君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澹、竦峙、残、夜郎”等字词容易写错。
2. 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zào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叶,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zhì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甲] [乙] [丙]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仿佛( ) 疏懒( ) 枯zào( ) 幼zhì( )
(2)下列情节与以上选段有关联的一项是( )
A. 衍太太怂恿“我”去偷拿母亲的钱或变卖家里的首饰。
B. “我”向先生询问怪哉虫,遭到先生的呵斥。
C. 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我”对阿长产生了真正的敬意。
D. “我”与范爱农在同乡会上争执。
(3)联系[甲][乙][丙]三则材料所在篇目,没有体现《朝花夕拾》“理性的批判”这一特点的一则是______。
(4)童年时期的鲁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语段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1) ①. fú ②. lǎn ③. 燥 ④. 稚 (2)C
(3)乙 (4)从他喜欢画有许多神奇事物的《山海经》,不喜欢压抑童心的单调的儿童读物,可以看出小鲁迅是一个富有好奇心、想象力丰富,求知欲很强的孩子。从他不喜欢父亲在他想去看五猖会而让其读书,可见他向往自由不喜欢受拘束的天性。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仿佛(fǎng fú):似乎;好像。
疏懒(shū lǎn):懒散而不习惯于受拘束。
枯燥(kū zào):单调,没有趣味。
幼稚(yòu zhì):年纪小。缺乏经验,不老练。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
甲文段选自《五猖会》。乙文段选自《阿长与<山海经>》。丙文段选自《二十四孝图》。
A.这个情节出自《琐记》;
B.这个情节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