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080字。

  永新县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
  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他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恶、小善,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见,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和病人让(zuò)   ①   ,能让,算是小善(   )不能让,也只能算是小恶,够不上大逆不道。然而,从那些一看到有老人或病人上车就立即装出   ②   的样子的人身上,不也能看出社会道德的水平吗?
  1. 给文中拼音处写汉字,加点的字注音
  让(zuò)________          大逆不道________
  2. 在(   )处填入一个标点符号,应填________。
  3. 在横线②处填入一个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沉肩低眉 B. 闭目养神 C. 助人为乐 D. 视而不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天祥的“丹心照汗青”到邓稼先的“铸剑护家国”,再到黄旭华的“深潜报国情”,不同时代的华夏儿女始终以行动诠释着积极有为的精神内核——这种精神不是对功利的追逐,就是对民族、对国家、对文明的深情守望与无悔担当,它如同一条红线,   ③   ,让“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信念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历经风雨却始终巍然屹立的精神密码。
  4. 选段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种精神既是对功利的追逐,也是对民族、对国家、对文明的深情守望与无悔担当
  B. 这种精神不是对功利的追逐,而是对民族、对国家、对文明的深情守望与无悔担当
  C. 这种精神是对功利的追逐,更是对民族、对国家、对文明的深情守望与无悔担当
  D. 这种精神不是对功利的追逐,也不是对民族、对国家、对文明的深情守望与无悔担当
  5. 在横线③处填入一个句子,衔接最自然的一项是(   )
  A. 贯穿于中华文明的长河之中 B. 穿梭于各个朝代的变迁之中
  C. 屹立于中国历史 高山之巅 D. 深植于灿烂文明的沃土之中
  6. 下列语境中,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
  语文课上朗读课文时,语文课代表小英同学读错了拼音,有部分同学发出了笑声。课后,小英同学伤心地哭了,同学们纷纷安慰她。
  A. “小英同学,别哭了!不就是读错个拼音吗?有什么大不了的!”
  B. “小英同学,你读错拼音其实很正常,连我平时也经常读错呢!”
  C. “小英同学,你作 语文课代表还读错拼音,这确实不应该,有点不称职啊!”
  D. “小英同学,别难过了!这次读错拼音说明我们都需要更认真地学习拼音,以后咱们一起加油吧!”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4分)
  阅读下面这首AI创作的绝句,完成下面小题。
  夏意
  荷醒南塘晓露收,槐筛金缕正蝉讴。
  萍分暮色浮熔镜,蛙鼓催诗月伴【   】
  7.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的创作在时间跨度上由早晨写到晚上,选用意象如“荷、蝉、蛙”都符合夏意。
  B. 这首诗炼字精巧,比如“筛”字,写光影斑驳,灵动如见,具有画面感与动态美。
  C. 这首诗的修辞手法多样。如“荷醒”为拟人手法,写荷花初绽,“蛙鼓”为夸张,状蛙声震天。
  D. 这首诗表达了对夏日生机与清幽之景的喜爱,传递出一种寄情自然的悠然雅趣。
  8. 诗 最后一句命题人故意删除了最后一个字。下列选项哪一个字更好(   )简要说明理由。(从音韵、意境、情感任选一个角度)
  A.歌                B.星                C.否                 D.舟
  理由:我选(     )字,因为_______________
  (二)(10分)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周必大,字子充,吉州庐陵人。绍兴二十年进士,授徽州户曹。孝宗践祚,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