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50字。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三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八年级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下面关于传统文化的语段,按要求完成问题。(8分)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春节的起源蕴含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逢春节,_________________ ,写春联、贴年画、放鞭炮等各种习俗,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春节不仅是亲友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它像一条坚韧的纽带,将中华儿女紧密相连,让我们在这一传统节日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传承民族的精神。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载(  )体       天lún(  )之乐
  2.下列选项中,与“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传承文化  B. 重要载体  C. 感受魅力  D. 紧密相连
  3.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B. 张灯结彩的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C. 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喜庆的氛围洋溢在处处
  D. 张灯结彩的大街小巷,喜庆的氛围洋溢在处处
  4.请提取文中划线句子的主干。(2分)
  5.默写(7分)
  ①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③             ,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④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江上美景的诗句是:               ,               。
  ⑤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绘花草展现早春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                。
  二、阅读(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江水又东,迳①西陵峡。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②,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③,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④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
  【注释】①迳:取道,经过。②纡曲:迂回曲折。③形容:形态。④践跻:登临。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略无阙处 阙:            
  (2)沿溯阻绝 溯:           
  (3)属引凄异 属:            
  (4)泠泠不绝 绝: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8.请用“/”为【乙】文中的划线句子断句。(2分)
  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
  9.【甲】【乙】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说“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3分)
  10.【甲】【乙】两文都描写了三峡的山水,两文在写山时,都突出了山的什么特点?请结合具体语句分析。(4分)
  (一)记叙文阅读(15分)
  一碗热汤
  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
  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