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620字。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自强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九年级(5)班围绕“自强不息”开展了系列活动。
  1.当代青少年要自强不息,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首先就要做到“写对中国字,读准母语音”。请结合下面语境,对字音字形做出准确的解答。(共4分)
  在文学的殿堂漫步,我们可以倾听燕子的呢喃,欣赏春花的鲜妍;可以感悟做人的真谛,不因衣衫褴褛而自惭形秽,不因只言片语而断章取__①__(义 意),不一味忸怩作态、矫揉造作,也不为一时的挫折而自暴自弃……文学作品总能__②__(濡 嚅)养我们的心灵,给予我们精神上的充盈。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鲜妍(  )     矫揉造作(  )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2.小组成员搜集了关于自强不息的诗句,请你将空缺处补充完整。(8分)
  “古时文人路,生不逢时多。”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以“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道出千古文人的悲剧与无奈。但命运虽不济,他们仍能自强不息。“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凭借美酒重振精神的自强不息;“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是苏轼面对政治失意、兄弟别离的现实仍能给予普天下人美好的祝愿的自强不息;“⑦_____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韩愈即使年迈苍老,依旧报国之心不减的自强不息。
  3.小组成员梳理了河南人民自强不息的百年奋斗历程,想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在幻灯片上,配合以下文字资料进行讲解,请你将时间轴上的空缺信息补充完整。(4分)
  资料:一百年来,河南这块红色热土上发生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历史事件。1923年2月爆发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成为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的顶点,虽然罢工遭到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但它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最勇猛的奋斗精神和最伟大的牺牲精神,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由鄂豫皖根据地出发长征并最终率先到达陕北,成功接应了中央红军,为党中央把革命大本营安置在西北创造了条件。1946年6月,中原突围打响了全国解放战争的第一场战役,粉碎了国民党的军事进攻,为中国走向光明的政治前途、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历史性贡献。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豪迈气概,在太行山腰劈出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创造了一代中国农民改天换地的传奇。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围绕“青少年书写自强人生”进行讨论时,你想出示课件辅助论证,你会选择下列两幅图中的哪一幅图制作课件?请结合画面内容和寓意进行解说。(4分)
  5.小组成员围绕“中华文明”写了一段文字,中间几句的顺序有待推敲。请你重新排列出最恰当的顺序,将句子序号依次填在横线上,使该段文字语意连贯。(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