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50字。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
  (考试用时12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学校“亲近自然 放飞梦想”研学活动,以自然为媒、文字为桥,通过品析诗文、感悟温情、书写体验,让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暖浸润成长。
  活动一:走进“自然”(18分)
  (本题9分)研学活动开启,请你在描写雨的诗词中梳理字音字形,赏析修辞之妙,感受自然与文字的交融之美,并完成下面小题。
  四季之雨各有韵味。①春雨无声飘落,犹如贵客lì临人间,滋润万物。“小楼一夜听春雨”,淅淅沥沥的雨声hōng托出一室静mì,心便也似有了着落般,陷入柔软的梦里。夏雨寻常,“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久等友人不至,内心不免生起几缕寂寞之情。
  闲敲棋子,细雨中亦得自在。②秋雨凄冷,“巴山夜雨涨秋池”“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映着黄晕的灯光,每一滴雨都浸满思念与忧愁。“江阔雁声来渺渺,灯昏官漏夜沉沉”“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稀”,③冬雨如泣夜诉,与雁声寒气沉沉应和……真想在这北风咄咄逼人之日,和友人共赴毡炉,赴一场温暖之约。冬寒渐深,冬雨渐消,但这不是永远的诀别,它将以雪的姿态重临世间。④这雨、这浸润着雨之情思的诗词,怎能不让人喜爱呢?
  1.(4分)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着落            黄晕            应和            咄咄逼人
  2.(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lì临            hōng托            静mì
  3.(2分)同学们分析了小语的感想。其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同学甲:“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滋润万物的春雨对人们来说十分珍贵。”
  B.同学乙:“②句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了有关秋雨的诗词,展现出凄冷的秋雨容易勾起人的忧愁与思念的特点。”
  C.同学丙:“③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冬雨独有的寒冷悲伤之感。”
  D.同学丁:“④句中‘浸润’‘情思’的词性一致。”
  4.(本题3分)
  下雪了,放学路上,小玲想拍几张浪漫的雪景照,为了营造飞雪漫天的效果,她请小美帮她踢一踢路边的小树,好让枝条上的雪花飘落下来。可小美认为这种行为十分不妥,于是,她幽默地劝阻小玲。小玲听完挠挠头,羞愧地笑了。如果你是小美,此情此景,你会如何劝阻小玲?
  5.(本题6分)下面是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一组对话,请你根据语境补充完整。
  小语:诗歌里有生活,生活中有诗意,只要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你就会有诗意的生活。站在海边,你会看到①“,山岛竦峙”(《观沧海》);看到明月,你会想到李白的②“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文:思念的情感总是能滋养出动人的诗篇,王湾的③“?”(《次北固山下》)让我们看到了对家乡的深沉思念;马致远的④“,”(《天净沙•秋思》)让我们看到了游子的深重愁绪。
  活动二:阅读“自然”(52分)
  6.(本题6分)研学阅读课上,围绕《朝花夕拾》分享童年与自然的记忆,分析“百草园”“迎神会” 中的自然元素,感悟文字里的自然情怀与成长印记。
  (1)(3分)【任务一】在“读书交流活动”开始前,主持人为同学们介绍鲁迅的《朝花夕拾》,请你将下面的主持词补充完整。
  《朝花夕拾》是一部(体裁),原名 《》 ,是鲁迅“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描述了鲁迅时期的生活道路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