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题,约7140字。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执拗(niù) 方遒(qiú) 铆钉 (mǎo) 戛然而止(jiá)
B. 晨曦(xī) 醇酒(chún) 炽热 (chì) 蓦然回首 (mù)
C. 慰藉(jiè) 讪讪(shàn) 耽搁(dān) 越陌度阡 (qiān)
D. 饥馑(jǐn) 籼米(xiān) 撰写(zhuàn) 瞠目结舌(chēng)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包罗万象 磕磕绊绊 风姿绰约 摈弃
B.跌宕起伏 炙手可热 物资匮乏 文采
C.莫名其妙 历尽沧桑 炯炯有神 罅隙
D.蛛丝马迹 亦步亦趋 云蒸霞蔚 安祥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产生于唐代,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在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上都有规定。
B.郭沫若是“新月社”的主要成员,他的作品《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描绘了一幅雄奇壮伟、流动奔突的画面,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风格。
C. “短歌行”为乐府旧题, “歌行”为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较为自由,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引、曲、吟等。
D. “越陌度阡”中的“陌”“阡”指的是田间小路,其中“阡”是指南北向的田间小路,而“陌”则是指东西向的田间小路。
4.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歌行》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登高》的颔联是写景,诗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流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以无与伦比、气吞山河的气概,反映了“新文化运动”时代的革命知识青年的豪迈气概。
D.《沁园春 长沙》上阕描写湘江边美丽壮观的秋景与诗人面对大好河山时的感受,并在感慨中以设问提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襟、气魄以及对革命前途的担忧。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说《百合花》并没有正面描写战斗场面,而是集中描绘了几幅日常情景,巧妙地展现出人物的特征。在“同行”和“借被”这两个场景中,“我”和新媳妇各自初次见到通讯员,都对他有些误解。也正是通过这些误解,“我”和新媳妇才了解到通讯员看似有些 ,其实是个质朴善良的年轻人,对他颇感亲切和喜爱。到了晚上,氛围稍微舒缓,随后战斗打响了,并且越来越激烈,不可阻挡地将故事推向高潮:通讯员被送到包扎所,“我”和新媳妇目睹了他的死亡。
在战斗前与战斗后,所有的细节都是 的,无论是撒满百合花的被子、在新媳妇家挂破的衣服,还是送“我”的两个馒头。作者十分善于通过对具体的人和物的描写,来表达 而美好的感情。通讯员之死,是一个普通的、具体的人的死亡。因此,与单纯的崇高感相比,牺牲时仍穿着挂破的衣服的他,在读者内心所引发的更多的是亲切的喜爱和同情。同时,作者借用新媳妇这个“处于爱情的幸福之漩涡中的美神”的视角,让同样年轻且尚未体验人生幸福的通讯员之死显得更令人 。
和《荷花淀》对一场伏击惊险的抒情化描写相比,《百合花》是战争背景下的日常空间,充满了日常生活的气息,给人一种更亲切的感觉。战争之残酷与生活之静美构成鲜明的对比。纵然是在残酷的战争时期发生了悲剧事件,但小说的总体情绪是克制的。当被子盖上通讯员的脸时,文章呈现出告别与拥抱、牺牲与希望的复杂情感。可以说,这是另一种理想主义,另一种革命浪漫主义。
5.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谨言慎 行响 应微 妙惋 惜 B.不苟言 笑响 应奥 妙痛惜
C.不苟言 笑呼 应微 妙痛 惜 D.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