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13670字。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检测语文学科试卷
注意事项:
一、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二、答卷前请务必将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密封线内的相应位置。
三、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量填涂;非选择题请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在试卷或其它位置作答无效!
第I卷
一、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待春风吹散余寒,踏青便是________。但是,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风明明是吹绿了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用“踏绿”而用“踏青”?“青色”与“春色”到底有何内在联系?
《说文解字》中和青有关的中心颜色词分别为“青、苍、蓝、碧、翠、缥、绀、紫、绿、缴”,其中最为常见且与青色联系更为紧密的是苍、蓝、碧、翠、绿。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关“青”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大多还以“青青”的叠词出现。例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发现古人不难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然而,既可以是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蓝”;又可以是李白“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黑”;还可以是王安石“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的“黄绿色”。为何古人有时会将“苍、蓝、碧、翠、绿”统称为“青”?其实并非古人不识色彩,而是为了修辞和押韵,是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的表现。
青色为何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在于青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求。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________在笔墨之间,________在瓷器之上,________在经纬之中,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冷静、典雅的精神特质。
(取材于余智鹏《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光明日报》2021.2,有删改)
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赏心乐事 凝固 挥洒 织造
B. 赏心悦目 挥洒 织造 凝固
C. 赏心乐事 挥洒 凝固 织造
D. 赏心悦目 凝固 织造 挥洒
2.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难发现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然而,既可以是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蓝”
B. 然而,古人对于青的指代不难发现并不明确,既可以是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蓝”
C. 古人对于青的指代不难发现并不明确,然而,既可以是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蓝”
D. 然而,不难发现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既可以是荀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蓝”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赏心乐事”指能使人心情愉快的事,“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景色而心情愉快。“踏青”是一件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所以用“赏心乐事”合适。
第二空:“挥洒”有洒、撒的意思,可用于形容笔墨,所以“挥洒在笔墨之间”恰当;
第三空:“凝固”指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这里说青色像凝固在瓷器之上,形象地表现出青色在瓷器上的状态,故用“凝固”合适;
第四空:“织造”指把丝、麻、棉等纤维纺成纱或线,织成布帛等织物的过程,强调与纺织相关的生产活动。“经纬”常和纺织相关,
3. 下列和选文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 荀子 先秦法家学派
B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杜甫 唐朝诗人
C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 “诗三百” “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
D 大江东去,浪淘尽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豪放派
A. A B. B C. C D. D
二、,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盲盒的热卖到卡游的火爆,都似乎表明年轻消费者热衷于为“情绪”买单,这种购买热情也释放出千亿赛道的市场潜力,带动“拒绝emo”(拒绝情绪消极)、“逢考必过”等商品的热销。这些产品的特性在于引发快乐及其它正面情感。《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