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20字。
9 论教养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理解“教养”对为人处世的重要性,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会做一个真正有教养和优雅风度的人。
语言运用:结合旁批自主阅读课文,把握作者观点,思考“教养”真正含义;理解本文的语言风格,揣摩重要词语的含义,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
思维能力:体会本文观察细致、事例生动、说理深刻明晰,行文自然晓畅的特点。
审美创造:体会说理散文,语言生活化,针对性强,富有深厚的生活气息的特点,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或视频:觉醒年代 礼仪教养(视频见备课素材)
这是电视剧《觉醒年代》中人们相互行礼的画面,老师与学生之间,同仁之间,陌生人之间,见面开口前必定要鞠躬行礼,哪怕意见不同也不忘互相致意。这样的人,我们会说他们“有教养”,那什么是“教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利哈乔夫的《论教养》一文,共同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教养。
二、预习检测
1.走进作者
【利哈乔夫】(1906-1999),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
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 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
2.相关介绍
这位良心作家擅长启发年轻人,此文就选自于他写的著作《善与美书简》。这本书论述的都是道德、情操的修养,包含了利哈乔夫写给青少年的47封信,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信集,也是高尚导师的倾心话语。作者循循善诱,跟青少年进行推心置腹的交谈,让人从中受益。
3.字词积累(见ppt)
三、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把握观点
1.从课题“论教养”可知,这是一篇议论文, 一个“论”字确定了文章的议论性质,而“教养”是议论的话题。下面,我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默读课文。
(1)借助旁批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明确中心论点。
提示:具体要求:抓住议论性的句子,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
1)划分层次。
明确:第一部分(1-3):开门见山,引入论题——教养。
第二部分(4-12):把有无教养的表现进行对比,指出教养的思想核心是尊重他人。(中心论点)
第三部分(13-17):剖析优雅风度,指出一切优雅风度的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