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70字。
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学习优秀现代诗歌作品,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语气;品味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的多种表现手法。
思维能力:理解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审美创造: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绘画美。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月天杨柳醉春烟/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最美是人间四月的天/一江春水绿如蓝……”一首春晚歌曲《上春山》唱出了无数人对春天的期待。其实,早在很久以前,一位诗人就已经用诗的语言将春日的美好写进无数人的心田。于是每逢春暖时节、人间四月,我们都会记起一位叫林徽因的诗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她的一首饱含着爱的颂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二、预习检测
1.走进作者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中国著名建筑师、新月派诗人、作家,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之一。她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林徽因文学作品甚多,代表作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短篇小说《九十九度中》等。
20世纪30年代初,林徽因同梁思成一起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2.文学常识
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流派,提倡新格律诗,主张诗的形式格律化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林徽因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她的诗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注重感觉的微妙、比喻的新奇、意象的渲染及情绪的回旋。她以其优雅芬芳、柔美细腻的特色显示了诗作独特的审美价值。
3.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林徽因的代表作,发表在1934年的《学文》上,具体的写作时间不详,后收入《林徽因诗文集》。关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历来有争论:
一说是为悼念挚友徐志摩而作,表达自己的深切怀念;
一说是为儿子梁从诫的出生而作,表达儿子出生的喜悦以及对儿子的希望。
4.字词积累
见ppt。
三、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诗歌。
要求:长句的停顿要得当;朗读的节奏要缓急适当;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注意重读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2.聆听范读,划分节奏。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