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1890字。

  2025年九年级(上)十月份学情调查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3小题  满分12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
  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妖娆(yáo)   旁骛(wù)    宽宥(yòu)    形消骨立(xiāo)
  B. 宿营(sù)    赃物(zāng)  亵渎(dú)     矫揉造作(jiǎo)
  C. 呢喃(nán)   恪守(gè)    箴言(zhēn)   丰功伟迹(jì)
  D. 摇曳(yiè)   孺养(rú)    娉婷(pīng)   断章取义(yì)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妖娆(yáo)——ráo,形消骨立——形销骨立;
  C.恪守(gè)——kè,丰功伟迹——丰功伟绩;
  D.摇曳(yiè)——yè,孺养——濡养;
  故选B。 
  2. 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________的历史进程,国际社会日益关注中国,希望了解中华文化。我们要________开放包容的心态,以________的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各国文明的养分,以自信开放的姿态更好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只要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________能书写人类文明新篇章。
  A. 流转  秉承  百川归海  就 B. 流转  秉持  海纳百川  才
  C. 逆转  秉承  百川归海  才 D. 逆转  秉持  海纳百川  就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既有物阜民丰的内涵,也凸显出其与生俱来的文明属性和特质。②法国前总统戴高乐曾说:“中国是一个比历史还要古老的国家。”③英国哲学家罗素认为:“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④中华民族曾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捉摸的重大贡献。③小康中国既秉承中华文明的优秀基因,又开放创新,向其他文明汲取智慧和营养,由此产生了新的制度、文化,创造了璀璨的精神成果。⑥小康社会将不断续写中华文明的辉煌。
  A. 加点的“古老”是名词,“秉承”是动词,“优秀基因”是偏正短语。
  B. “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这是表示选择关系的复句。
  C. 第④句有语病,修改方法是把“不可捉摸”改成“不可限量”。
  D. “小康社会将不断续写中华文明的辉煌”中,“将”作谓语。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某中学社团举办以“以书会友•学习经典”为主题的读书分享活动,活动安排如下:
  温故知新,通晓古今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广东人,别号饮冰室主人,我们还学过他的《最苦与最乐》一文。
  B. “风骚”本指《楚辞》里的《国风》和《诗经》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C. 《我爱这土地》的作者艾青,原名蒋正涵,号海澄,诗人,代表作有《大堰河——我的保姆》《光的赞歌》《鱼化石》等。
  D.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把英雄好汉们聚居的水泊梁山描绘成一个“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的理想社会。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