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8530字。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履历看,罗高丞就是那种“既要工作,又要‘诗和远方’”的“斜杠青年”。
  年龄35岁,词龄20年;不是音乐专业科班出身,也不是全职词人;重新填词的歌曲《少年》(建党百年版)和《一路生花》(2024年特别版),分别荣获第十六届和第十七届“五个一工程”奖——这是他的音乐履历。
  毕业于湘潭大学英语专业,在上海做过英语培训教师,“北漂”两年,入职华强方特集团13年,带领团队一起将《熊出没》等国产动漫传播到130多个国家——这是他的工作履历。
  如果把青春比作一首歌,每个人的歌词旋律都会有不同的组合。罗高丞的歌声,自然流露少年般的“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他如何以饱满的热情,在不同角色之间切换?
  他告诉我:“音乐就是我内心的一团火,有时微弱但从未熄灭,始终在照亮我。”
  创作者的审美追求,是日积月累的积淀。父母是单位有名的“好嗓子”,小小的他在家庭营造的音乐氛围里耳濡目染。中国的、外国的,经典的、流行的,那些表现大主题、大情怀、大格局的作品最让他走心。渐渐地,他得出一个结论:超越语言和国界的好作品,一定能赋予人精神的能量。
  这个年轻人梦想发芽的时刻,恰恰赶上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变的历史节点。读大学期间,罗高丞尝试自己写歌、上台唱歌,尽管生涩,但并不缺少身边人的鼓励。他把自己录制的歌曲上传到早期的论坛社区、视频平台。互联网,将一个喜欢音乐的“无名少年”与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连接在一起。陌生人的点赞,让他确信自己的方向。
  我问他怎么理解“热爱”两个字。他说,热爱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能量。“一路歪七扭八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并不追求结果,热爱,就是我内心的永动机。”
  (摘编自任姗姗《被热爱眷顾的“无名少年”》)
  材料二:
  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获奖名单正式公布了!这105部优秀作品,涵盖了电影、戏剧、电视剧(片)、广播剧、歌曲、图书、网络文艺和理论文章等各个门类,充分反映了近两年来全国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丰硕成果。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看的是作品。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推动新时代文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罗高丞的工作履历看似与他的音乐履历毫无关联,但工作对于他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B. 在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变的历史节点上,陌生人可以通过论坛社区、视频平台等建立联系。
  C. 《一路生花》之所以具有打动听者的巨大力量,是因为它的歌词能描绘充满憧憬与勇气的意境。
  D. 罗高丞在南下深圳工作后,并未放弃音乐,而是在10多年自娱自乐的创作中收获快乐与价值。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符合人物通讯报道典型人物、树立时代楷模的特点,并在其中体现作者的立场和态度。
  B. 材料二既具有新闻作品的属性,又有评论性文章的特点,现实针对性与舆论导向性比较强。
  C. 材料三主要以第一人称叙述个人经历,辅之以心理感受与对生活、创作的思考,内容充实,鼓舞人心。
  D. 材料三结尾画横线的句子,也可以作为罗高丞回答材料一中“怎么理解‘热爱’两个字”的答案。
  3. 根据材料二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8个字。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________。“五个一工程”实施30多年来,推出了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作品。这些作品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完美地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既有思想性又有________,不仅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充分发挥了以优秀作品鼓舞人的重要作用。广大文艺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将________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
  4. 你准备推荐材料一为优秀新闻,请从结构层次、语言表达两个角度,撰写推荐书提纲。
  5. 材料三中罗高丞说:“文艺从来都不是目的地,也不是一份职业,而是灵魂的栖息地。”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析】
  【导语】材料一以罗高丞为个案,生动诠释了“斜杠青年”如何将职业与热爱完美融合,其成长轨迹折射出互联网时代普通人实现艺术梦想的可能性。材料二立足宏观视角,通过分析“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强调文艺作品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材料三则以创作者自述的方式,揭示了文艺作为精神栖息地的本质属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是因为它 歌词能描绘充满憧憬与勇气的意境”错,根据材料二,《一路生花》打动听众的原因不仅在于歌词,还在于其音乐编排,如“电声乐队的律动感”“交响弦乐的加入”,这些元素共同增强了歌曲的情感层次和艺术感染力。
  故选C。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桃红
  师陀
  在孟林太太家里,每天我们能猜出都是来什么人,一个送水的,接着,一个卖绒线的。当阳光从屋背上照进这个寂静的老宅,素姑小姐——孟林太太的女儿,一个像春天一样温柔,长长的像一根杨枝,看见人和说话时总是婉然笑着的,走路时像空气在流似的无声,而端凝又像她的母亲的女子,很早很早她就低着头开始绣花了。假使是春天,夏天或是秋天,她坐在庭院里的大槐树底下;在冬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