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60字。

  14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学习古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积极态度,做一个内心强大,乐观豁达的人。
  语言运用:反复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涵。
  思维能力:体会诗歌形象和富于变化的语言。
  审美创造: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
  第1课时  行路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说起唐诗,不能不提到李白。余光中在《寻李白》中这样赞叹他:“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杜甫曾在《饮中八仙歌》中这样描述李白:“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李白的名篇《行路难》,一同轻叩浪漫诗仙那扇独特的心扉。
  二、预习检测
  1.走近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有《李太白集》传世。
  2.写作背景
  本诗应是李白在唐玄宗天宝三年(744)离开长安时所作。天宝元年(742)李白被征召入京,供奉翰林,唐玄宗虽对他礼遇有加,但不过是赏识他的文学才华。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他的傲慢也不为权贵们所容,终被“赐金放还”。于是他借乐府古题“行路难”酣畅淋漓地抒发了自己的茫然、悲愤之情,并表达了自己仍然执着于理想的自信。(赐金放还、怀才不遇)
  3.文体知识
  古体诗与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特点:句数不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等;不求对仗,平仄和用韵较自由。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与古体诗相对。特点: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比较严格的规定。
  类别:分为两种,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一种称“律诗”,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每首一般八句,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4.字词积累(见ppt)
  三、新课教学
  目标导学一:朗读诗歌
  1.听诗文范读,试着划分朗读节奏。
  2.自由朗读诗文,读对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你认为下面的那幅图跟作者的情感变化是吻合的?
  小结:诗歌赏析三部曲
  一读:结合注释,读懂内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