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3660字。
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
国产大飞机C919累计交付21架。
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单芯级中型火箭型谱空白。
……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洛阳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时指出:“我们坚持走自主发展实业的道路,靠自己的力量发展工业、制造业,这条路是走对了!”
攻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北斗三号汇集全国400多家单位联合攻关,通过星间链路技术实现“太空搭桥”,建成由数十颗卫星编织成的“天罗地网”。从无到有,服务全球。如今北斗系统芯片、终端、服务实现100%国产化,已成为向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的重要新型基础设施。
我国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从2020年的15.1%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15.7%。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加速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增量”。
创新,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前景广阔,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系统推进——
传统产业改造成效显著。钢铁行业有171家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轻工科技百强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82%,发明专利数量累计超过19万件……
当前,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四成以上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升级的脚步不断提速。
升级,逐“绿”向“智”,发展动力持续增强——
作为投产即实现“近零碳排放”的智能生态工厂,奥迪一汽新能源公司长春生产基地应用数字孪生、3D视觉“鹰眼”等技术,实现了100%焊接自动化、100%全零件自动转运。智能制造澎湃产业新动能。当前全国已累计培育42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成万余家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推进近万家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新老并举、实数融合,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李乐成表示。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5年7月8日1版)
材料二:
智能制造正深刻改变着中国制造的面貌。在湖北美的洗衣机有限公司5G智能工厂,超过2500台设备实现5G全连接,生产一台洗衣机只需15秒钟,由此带来产品直发率提升80%、库存降低50%、单台人工成本下降30%等诸多利好;在宁德时代总部Z基地,“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让每组电芯的生产节拍降至1.7秒、劳动生产率提高75%、年能源消耗降低10%,更实现了“十亿分之一”的超低缺陷率;在宁波极氪智慧工厂,智能制造系统不仅实时记录、智能分析每一个
1. 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洛阳轴承集团时,肯定了自主发展工业、制造业道路的正确性。
B.北斗系统实现100%国产化后,已成为全球唯一提供全天候定位服务的卫星系统。
C.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的建设,是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的重要举措。
D.创新驱动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占比提升,加速新质生产力形成。
2. 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列举北斗系统、C919大飞机等成果,文本二列举美的、宁德时代等案例,都是为了论证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已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B.文本一提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15.7%”,文本二提到“建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48家”,共同说明了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已全面完成。
C.文本一引用工信部部长讲话强调“新老并举、实数融合”,文本二引用《“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场景-车间-工厂-供应链”改造,都旨在说明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政策引导与规划先行。
D.文本一展现了制造业在核心技术突破、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崛起及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成就,文本二聚焦智能制造对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产业链水平的提升作用,二者均体现了中国制造向更高质量阶段发展的趋势。
3. 结合材料内容,对情境中的方案选择进行逻辑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情境:某市制造业以代工为主,关键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现计划引进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线,提出两种方案:
方案甲:直接采购国外成熟技术,投产周期短,但需长期支付高额专利费且无法获得核心技术;
方案乙:联合高校自主研发,周期较长、风险较高,但可构建本土技术专利池,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A.选择方案甲符合材料中“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升”的要求,因其能快速投产,短期内稳定供应链。
B.材料强调“传统产业改造成效显著”(如钢铁行业减排、轻工专利突破),故方案甲通过引进技术快速升级代工模式,更符合传统产业转型路径。
C.方案乙契合材料“攻坚关键核心技术”(如北斗系统100%国产化)与“自主创新动能”(如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研发)的发展逻辑,从根本上破解技术受制人的困局。
D.材料主张“逐‘绿’向‘智’”(如奥迪新能源工厂绿色智造),方案乙因研发周期长可能延迟生产线落地,违背绿色转型的时效性要求。
4. 两则文本均强调“智能制造”,请结合材料分析其战略意义。(4分)
5. 假设你是一名智能制造规划师,需为某传统纺织企业设计智能化改造方案。请结合文本,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并说明理由。(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旧物与旧时光 王跃文
过去乡间家家户户都有石磨,那些磨盘如今都铺在一些园子的路上,用来装点雅趣和古意。
雨花非遗馆的石磨依然在磨坊转动,常有年轻父母领着小孩子去,告诉孩子们这是做什么用的。那些年轻父母也都是没有推过磨的,看着他们推磨动作不在行,我忍不住充里手,说:“快碓慢磨,意思是舂磨要快,推磨要慢。”年轻父母没见过石碓,脸上更茫然了。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磨子放在中堂屋。我人小,力气不大,奶奶却已让我推磨了。我通常是同二姐一起做事,推磨也是我俩一起推。磨糯米做重阳糍粑,磨籼米粳米做米糕。我没有二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