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670字。
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质检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10分)
1.(5分)按要求填空。
(1) ,以手抚鹰坐长叹。(《蜀道难》)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3)《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描写众人聚会时巧妙利用自然环境开展雅趣活动的两句是:“ , 。”
2.(5分)按要求选择和填空。
常言说“作文如做人”,是说写文章体现人的修养,要有认真的态度,不能自欺欺人。写作的“真”与“诚”,意味着坦诚地吐露自己的心声,_______。即使思考还不够深入,情感还不免稚嫩,_______,_______。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获得成长,写作也才能逐步成熟起来。写作的“真”与“诚”,_______。以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态度,为文造情、言不由衷地“做”文章,对于作者和读者而言,都是没有什么裨益的。当然,抒发真情,说真话,_______。在不同情境下,有时可以直抒胸臆,有时需要含蓄委婉。“说真话,抒真情”,主要讲的是情感和态度,至于文学意义上的合理虚构,体现的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也是一种真实,和偷天换日绝非一回事。
(1)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文意通顺的一项是( )
①一字一句都有着独特的价值
②需要端正对写作的态度
③但作为自我心灵的记录
④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⑤真实地记述自己的所思所感
A.①③④⑤②
B.⑤③④①②
C.①⑤③②④
D.⑤③①②④
(2)语段内加点的四个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一个是 。可以修改为合适的成语: 。
二、阅读(70分)
3.(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宋代骈文与士人社会
周剑之
①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学是与社会形态、社会观念、社会实践紧密联结的表达方式。文学表达方式的转变往往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与思想文化根源。正如学者对中唐至北宋古文运动作出的判断:古文对骈俪文风的打破,不仅是在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是在寻找与文风相联系的思想和价值观。事实上,不仅古文如此,骈文也如此。
②古文运动不仅是一场文学运动,同时也是一场思想运动,古文运动日渐确立起“文以载道”的基本理念,并且贯穿创作主体的为学、为人与为文。正是在这样的思想转变中,古文获得了不可动摇的地位。然而,“偶俪之文苟合于理,未必为非”。注重合理性的宋代士大夫不会轻易否定骈文的意义。既然骈文的书写形式依然为社会所需要,那么骈文也应拥有一套相应的理论依据和评价体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