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7040字。

  高2025级2025年秋季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阅读(共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毛泽东同志的形象和个人魅力,有人认为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来自其诗歌。毛泽东诗词,形象地呈现了其个人情感、情怀和胸襟。无论是“诗缘情”还是“诗言志”,毛泽东诗词都直接显现了独特个性。
  诗歌就是要真实地呈现自我,无论是抒情,还是言志。“修辞立其诚”,诚就是实,真实无妄、坦诚无伪也。这样的诗歌,才能人诗互证,凸显诗人的本色、诗人的情感,从而呈现诗人之真形象、真精神。
  毛泽东诗词中,如果说体现人诗互证的是抒情诗,那么,体现诗史互证的就是叙事诗。很多人都说过,“诗比历史更真实”。历史学家陈寅恪认为,时间、地理、人物、情感等元素,均保留在诗中。
  革命进程中的很多重要历史,大都留痕于毛泽东诗词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其长征诗歌,如《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等。长征时期也是毛泽东诗词创作的高峰期,他完整地用诗歌记录了伟大的长征,他的诗作具有历史的现场感、鲜明的时代性,记录了伟大的历史事件和生动的细节事实。
  毛泽东在给《诗刊》编辑部的信中说:“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后来,他又说:“我看中国诗的出路恐怕是两条:第一条是民歌,第二条是古典,这两方面都提倡学习,结果要产生一个新诗。现在的新诗不成型,不引人注意,谁去读那个新诗。将来我看是古典同民歌这两个东西结婚,产生第三个东西,形式是民族的形式,内容应该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对立统一。”
  实际上,毛泽东才是真正将古典、民间和现代结合起来、极具创造性的诗人。他通过改造旧形式、创作新内容,做到了新旧结合。他把旧体诗写活了,尤其是写新中国新气象的一些诗作。
  学者贺桂梅在《毛泽东诗词与当代诗歌道路》一文中认为,毛泽东诗词最独特的地方,在其“古”与“今”、“传统”与“现代”混融而成的特性。其读者层广泛覆盖旧体诗词爱好者群体、新文学受众群体和社会主义当代文学实践群体,称其为受众最广的作品也不为过。广泛的受众群也意味着,毛泽东诗词具有某种超越古典、现代、当代而又同时涵纳三者成分的混融特点,它创造的是一个极其独特的艺术世界。这个艺术世界有着“古典中国”的样貌,但又是“现代性逻辑”的构造物,同时更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化身和主观镜像。它从古典中国生发出来,又越出了五四新文学的视界,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构建了革命中国和文学的当代性内涵。简单地称之为“旧”或“新”,都不足以诠释其独特性。如何阐释毛泽东诗词这种古今混融的特点,事实上不仅是如何理解当代文学与当代诗歌道路的难题,也是如何评价世界史意义上的中国文明独特性的一大挑战。这些观点,从一定意义上总结了毛泽东诗词对于当代诗歌的启示和意义。
  (摘编自李少君《开辟诗歌新境界-毛泽东诗词对于当代诗歌的启示》)
  材料二:
  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统治中,广大劳动人民始终处在社会最底层,人格被侮辱,利益被漠视,生命如草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广大劳动人民有了主心骨,有了代言人,有了捍卫者。毛泽东深刻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真正的铜墙铁壁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比历史更真实”是很多人的共识;陈寅恪也说过,诗歌里包含着时间、地理、人物和情感等诸多元素。
  B. 毛泽东许多反映革命的诗词采用叙事的方式,对真实历史事件只是进行客观描述和记录,具有很强的现场感。
  C. 毛泽东诗词所创造的独特艺术世界,始于“古典”,又没有止于五四新文学,做到了古今融合且有所超越。
  D. 毛泽东诗词不仅在创作形式上极具创造性,在内容上还具有人民性的特点,将人民的巨大力量融入作品进行歌颂。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正是因为毛泽东有着真实的革命经历,才使他的诗词能够反映真实的情感。
  B. 毛泽东诗词记录了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和杜甫的诗歌有着相似之处。
  C. 毛泽东诗词“传统”与“现代”混融而成的特性对于当代诗歌具有启示和意义。
  D. 毛泽东创作《沁园春•雪》的经历,说明作品中的人民英雄观是有感而发的。
  3. 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一中毛泽东关于新旧诗歌创作观点的一项是(   )
  A. 因为旧诗形式严格,束缚人的思想,所以不建议人们学习。
  B. 要确立新诗的主体地位,但在形式上要遵从旧诗的形式要求。
  C. 可以在民歌和古典融合的基础上,创造新诗的形式和内容。
  D. 新诗的形式比内容还要重要,不注重形式的新诗就没有读者。
  4. 材料二在论述中大量引用了毛泽东的诗句,请简要分析其效果。
  5. 请结合材料一,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谈谈毛泽东诗词作品的主要特点。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分析毛泽东诗词的创作特点和内容主题,展现了其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独特地位。文章指出毛泽东诗词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了古今融合,还通过真实历史事件的叙事诗和深厚的人民情怀,展示了革命的激情和人民力量的重要性。材料引用毛泽东诗句进一步强调其作品中的人民英雄观,赋予作品真实的情感和历史现场感,体现出其诗词对当代诗歌的启示和独特艺术价值。整体上,文章全面评估了毛泽东诗词的艺术成就和历史意义。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B.“对真实历史事件只是进行客观描述和记录”错,表述绝对。原文是“革命进程中的很多重要历史,大都留痕于毛泽东诗词中”“他的诗作具有历史的现场感、鲜明的时代性,记录了伟大的历史事件和生动的细节事实”,其中“历史的现场感、鲜明的时代性”“生动的细节事实”都表明并非“只是进行客观描述和记录”。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8题。
  文本一:
  最美是百合
  那是许多年以前的事情了。
  曾有一段日子,我和妻子的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我的工资收入只有七十二元,妻子没有工作。最不知深浅的要算妻子肚子里的宝宝了,他已茁壮地长到了八个月,在我们的日子最缺少色彩的时候,他强大的胎音使我们义无反顾地握紧了生活的画笔。
  在朋友们的帮助下,我们开了一个小书店,还请了一个帮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