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530字。
秘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考试时间:10月22日9:00-11:30】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石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藏在各类石窟等历史文化遗产之中。在文化传播与创新过程中,前代的文化往往会形成符号表征,如陶潜成为隐士的象征、李白成为浪漫不羁的诗仙、杜甫则成为忧国忧民的诗圣。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自旧石器时代人类对石器的打磨开始,石刻一直是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作为历史遗存的石刻,不仅是历史故事的表达、人文精神的符号,也蕴含着工匠精神和艺术气质。石刻是时代留存的历史见证,以符号形式展现着历史的辉煌。
作为文化遗产和具象载体,石刻能够以艺术化实物的形式,记录线性的、可逝性的文化事件及其发生过程,并将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及文化精神凝定为文化符号。中国古代石刻种类繁多,匠师们广泛运用了圆雕、浮雕、透雕、减地平雕、线刻等各种技法,以巧妙的构思和精心的搭配,创造出许多风格各异、生动多姿的石刻艺术品,也由此产生了诸多文化瑰宝。石刻艺术有着极为厚重的社会基础,不仅能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也能反映一个区域的文化追求和价值取向等。因此,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石刻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在丰富多彩的中国石刻文化中,宗教石刻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庆大足石刻,题材遍涵儒、释、道文化,而以佛教为主,多半取自佛教故事,大多建于晚唐、五代及两宋,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河南龙门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大足石刻因为其鲜明的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
(摘编自陈卓《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宗教石刻文化的传承与活化 以重庆大足石刻为例》,有删改)
材料二:
北方地区的石窟艺术普遍存在“尚实”的倾向,因为石窟艺术从印度传入中国,而印度的造像艺术就是在受到古希腊雕塑艺术的影响发展而成的。而中国早期的石窟艺术难免无法摆脱外来风格、技法等因素的影响。直到进入宋代,佛教及石窟造像艺术都已经完全摆脱了外来艺术的影响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石刻自旧石器时代便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时代留存的历史见证,它可以随文化传播与创新成为展现辉煌历史的符号表征。
B. 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大足石刻,题材涵盖儒释道文化且以佛教为主,是目前唯一承载史料、文化、艺术三重价值的石刻文化遗存。
C. 中国古代石刻是匠师以多样技法与精巧构思创造出的文化瑰宝,大足石刻作为代表,因民族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地位独特。
D. 中国早期石窟艺术受外来风格、技法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生理、物理上的“实”与大足石刻精神上的“实”相比,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2. 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代大足石刻在审美与技法上脱离所有外来的影响,这一特征使其成为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典范。
B. 大足宝顶山群雕选取现实生活场景,利用绘画语言打破独立,实现互动,形成有烟火气的理想境界。
C. 禅宗“不执着于一切”的理念,使大足石刻造像放弃宗教教义境界,转而追寻对宗教教义的超越。
D. 与自然的亲密联系,如空间开阔,便于采光排水,是摩崖造像营造“天人合一”境界的首要因素。
3. 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二划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
A. 大足石刻“牧牛图”中,牧人擦汗、抚牛的动作细节雕刻细腻,与当地农民劳作场景高度吻合,展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B. 大足宝顶山“九龙浴太子图”,将“太子诞生”的神话情节与宋代民间“洗三”的育儿习俗相结合,以增强场景的真实感。
C. 大足石刻“父母恩重经变相”,通过“咽苦吐甘”场景,展现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以唤起观者对孝顺父母的情感共鸣。
D. 大足石刻“圆觉洞”造像中,匠师利用岩隙渗水的自然现象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了僧人手持钵盂接圣水的场景,灵动自然。
4. 请根据材料二及所示图片,分析“戒酒图”部分造像是如何体现“虚”与“实”的。
【注】大足石刻“戒酒图”部分造像,刻画了劝酒者与卖酒者因劝僧人破戒喝酒,罪孽深重,死后堕入地狱的场景。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章都围绕大足石刻展开,材料一以大足石刻为例,介绍其题材、建造时期及民族化、生活化的独特地位。材料二聚焦宋代大足石刻,先对比早期石窟,指出其摆脱外来影响、具汉民族传统特色;再分析其“实”与“虚”的艺术特征,还提及群像雕刻创新及与自然融合营造“天人合一”境界的特点。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是目前唯一承载史料、文化、艺术三重价值的石刻文化遗存”错误,根据“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石刻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史料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庆大足石刻,题材遍涵儒、释、道文化……与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河南龙门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可知大足石刻是石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文中从未提及“是目前唯一承载史料、文化、艺术三重价值的石刻文化遗存”,无中生有。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不能忘记的人
【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
认识这样一个极为独特的人完全是在一个极为平常的情况下。一天下午我带着我的西班牙狗去散步。突然间,这只狗显得极端不安,它不停地在地上翻滚,一会儿又去树上蹭痒,还不断地狂吠,间或发出呼噜的声音。
就在狗反常的空当,有人正从我的身边经过,这人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他衣衫褴褛,没有领子,也没戴帽子。这也许是一个乞丐,我准备从口袋里掏出小钱来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