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2640字。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学情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永不放弃、勇往直前、勇于拼搏是英雄面对困难、挫败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优秀品质和精神,在《永别了武器》《太阳照样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中都有所体现。但在《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却与其他硬汉有所不同,他所面对的挫折和困境并非“人”“战争”或“社会”,而是哲学意义上的“命运”。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凶猛的鲨鱼、早年悲惨的经历,都是海明威对“命运”的象征。因而面对“命运”奋起抗争的圣地亚哥,便是海明威对自我的隐喻和象征。我们通过探究《老人与海》悲剧式英雄主义的来源,能够深入地分析出海明威蕴涵在小说叙事中的思想和理念,以及悲剧式英雄主义的塑造过程。首先是海明威坎坷的经历。海明威出生于1899年的美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并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拥有着改变世界、改变时代的使命感。在这种使命感的驱使下,海明威参加了西班牙内战与两次世界大战,多次负伤,最终在长期焦虑和失眠下抑郁自杀。因此,在某种层面上,海明威与圣地亚哥拥有同样的凄惨遭遇,正如圣地亚哥一样,不断地与命运斗争,与命运抗争,最后发现自己一无所获。这种悲剧式的思想在《老人与海》中得到了清晰的印证,并揭示出海明威对抗命运的态度与决心。
在文学创作上,海明威语言朴实、内敛、简洁,能够在寥寥数笔间将人物性格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如《乞力马扎罗的雪》《非洲青年》《永别了武器》是在一战结束后写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和平的渴望及对人性的思考,并将主人公塑造成为国为民的英雄,此时,海明威笔下的英雄主义人物,是纯粹的、积极的英雄,拥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品格和精神。而在西班牙内战及二战后,海明威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并通过《丧钟为谁而鸣》痛批法西斯的罪恶,反战思想也更加强烈。在战争爆发前,海明威虽然充满激情,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实现自己的理想。但西班牙内战、二次世界大战却没有为人民带来理想的国度,反而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悲伤,所以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用“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来象征自己的迷惘与无奈,并暗示命运的冷酷和无情,同时也让圣地亚哥的悲剧色彩更加浓厚。而结合海明威创作《老人与海》的年代和社会背景来看,海明威已经退役隐居,并返回古巴,潜心创作各种反战类、纪实类小说。所以《老人与海》中老人捕获大马林鱼的过程,以及与鲨鱼群斗争的过程,应是海明威面对“当下”及“未来”生活的理念,是抗争悲惨命运的决心。正如海明威在小说中所说的,你可以“消灭一个人,但你未必能打败他”。虽然在逻辑学上,这句话相互矛盾,但却蕴含着海明威对胜利和失败的看法。海明威所阐述的胜利并非物质层面的胜利,而是精神上的胜利,只要“人”的精神没有被击败,那他永远都不会失败。在这种思想和理念的影响下,海明威笔下的主人公便始终烙印着“悲剧式”的色彩。
(摘编自宿桂艳《论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悲剧式英雄主义》)
材料二:
基督教宗教文化中的最大英雄,无疑是为救赎世人而舍身的基督。而基督教宗教文化中最大的悲情,也无疑是基督为了救赎世人被钉上十字架的场景。海明威作为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的美国作家,为了在《老人与海》中渲染主人公圣地亚哥的悲剧式英雄主义的形象,多次使用暗喻的手法将老人比作受难中的基督。文中不仅多处出现耶稣受难的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海明威其他作品中的“硬汉”相比,圣地亚哥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抗争的对象是哲学意义上的“命运”。
B.海明威在西班牙内战及二战后的创作,其主人公的英雄主义色彩由纯粹、积极转向了带有浓厚的悲剧性。
C.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多次直接将圣地亚哥比作受难的基督,其目的是以此来渲染其悲剧英雄形象。
D.圣地亚哥与古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在不屈不挠追求目标和最终结局的悲剧性上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海明威最终选择自杀,应该与其自身的坎坷经历以及长期对抗命运却仍感到一无所获的思想有关。
B.如果将老人与鲨鱼的斗争理解为海明威对“当下”及“未来”生活的态度,那么这种态度是积极的。
C.“你可以消灭一个人,但你未必能打败他”,这句话深刻体现了精神的胜利高于物质得失的哲学观。
D.基督教文化中的受难与救赎、古希腊的悲剧传统,是《老人与海》中悲剧英雄主义的主要文化源头。
3.下列选项中对两则材料中“悲剧式英雄主义”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它体现在个体面对强大、冷酷乃至不可战胜的命运力量时,依然选择奋起抗争的执着精神。
B.它要求英雄必须通过现实意义的失败来成就其英雄壮举,从而彰显其精神上的伟大与不朽。
C.它的形成与作家个人的生命体验、对品格与精神的追求以及深厚的文化传统影响密切相关。
D.它借象征、暗喻等艺术手法,不仅表达了对战争与社会的反思,也丰富了作品的哲学意蕴。
4.材料二主要从西方文化的视角解读《老人与海》的“悲剧式英雄主义”。请你从下列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视角分别对圣地亚哥的英雄形象进行解读。(6分)
儒家:知其不可而为之。
道家: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复 活(节选)
列夫•托尔斯泰
第二天聂赫留朵夫便乘车去找律师,把缅尼肖夫的案子讲给他听,要求他做辩护人。律师听完后说,要看看案卷,如果事情完全像聂赫留朵夫说的那样(这是很可能的),那么,他愿意不取分文地担任辩护。聂赫留朵夫还顺便给律师讲了那一百三十人由于误会而被关押的事,并问他这事该谁负责任,是谁的过失。律师沉默了片刻,显然想做出准确的回答。
“谁的过失?谁的也不是。”他断然地说,“您去问检察官,他会说这是省长的过失;您去问省长,他会说这是检察官的过失。因此,就谁也没有过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