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0200字。
北京市丰台区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2025.11
(练习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汉字最初讲究的是实用功能,但随着时代发展,又被赋予了更多美学追求。这样,汉字字体设计的美学追求也出现了。
综合来看,汉字字体设计的美学追求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简约之美。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讲究得意忘象,以有见无;讲究虚实结合,计白当黑。这些中国传统哲学的内容渗透进书法、绘画、音乐等多个艺术领域,影响深远。汉字字体设计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追求简约是其美学基础。形象简洁、寓意丰富、线条朴素无雕饰便是现代汉字字体设计的基础。二是中和之美,中和即中正平和,字体设计中规中矩、敬正端明,枯润浓淡、断连藏露都十分恰当。在现代的各种字体类型中,最常见的字体如宋体、黑体、楷体、隶书等都能充分体现出字体的中和之美。汉字设计的另一个美学追求是意境之美。宗白华曾经这样评价意境:“造化和心源的凝合,成了一个有生命的结晶体,鸢飞鱼跃,剔透玲珑,这就是‘意境’,一切艺术的中心之中心。”在汉字字体设计中,意境美主要表现为整体美,给每一个字都赋予生命,给它充分的自由和多样性,并融入丰富的情感,让观看者沉浸在一种美妙的意境之中。
汉字字体设计的美学追求还可从心理学视角进行分析。心理学视角是从观看者的心理层面考虑的。在设计汉字字体的时候,首先要关注人视觉思维的接受性。视觉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感觉,人类认识这个世界就是从视觉开始的。传统的心理学认为,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通过视觉产生的第一反应是一个人最为直接的反应,也是人最为本能的反应。所以,在字体设计时要注重字体的美感,从而保证所设计的字体能够及时抓住观看者的眼球。其次,汉字字体设计还要关注内容的民族性。内容的民族性主要是指在设计字体时所用元素要考虑观看者的民族特性,以适应观看者的接受心理。比如,对于一些忧伤的内容要选择暗淡的颜色,对于一些喜庆的内容要选用热烈的红黄色等。第三,汉字字体设计还要重视形式的融合性。著名学者滕守尧在《审美心理描述》中曾经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字体设计,他指出:“许多事实证明,在大多数人眼里,那种极为简单和规则的图形是没有多大意思的。相反,那种稍微复杂点,稍微偏离一点和稍不对称的、无组织性的(排列上有点零乱)图形,倒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因为这种图形一般能唤起更长时间的强烈视觉注意和更大的好奇心……它的‘有趣’恰恰就出在这里——先是唤起一种注意和紧张,继而是对其积极地组织,最后是组织活动得以完成,开初的紧张消失。这是一种有始有终、有高潮有起伏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当然不再是平直乏味的。”滕守尧先生的这段话很好地从心理学视角说明了汉字字体的设计原则。最后,汉字字体设计还要符合时代的需求。在现代社会里,个性张扬,中西文化融合,并且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有不同的社会新闻热点。若根据这些热点来设计汉字字体,赋予汉字字体以时代特征,能充分引发接受者的心理共鸣。
材料二
作为平面设计中信息传达的构成元素之一,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的视觉传达中占有主导地位。设计师们在平面设计中对汉字的运用由来已久,他们不仅充分利用汉字的形、音、义特征,而且结合几千年来汉字书法的演变,用平面设计的形式美学加以提炼,设计出了许多既符合现代造型特征又融入图形创意元素的作品。综合起来看,常用的字体设计主要有印刷字体、手写字体和创意字体,这三种字体的美学风格各具特色。
印刷字体的设计更注重规整调和。印刷字体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因为书籍装帧、包装设计、海报招贴等很多都需要印刷出来,所以印刷字体的设计十分常用。印刷字体的设计法则是更加注重规整调
(取材于李美清等人的文章)
1. 下列对材料一“汉字字体设计美学追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简约之美是汉字字体设计的美学基础,源于“大象无形”等传统哲学理念。
B. 中和之美强调字体“中正平和”,宋体、黑体等常见现代字体是其典型体现。
C. 意境之美是“造化和心源的凝合”,在字体设计中需赋予汉字生命并融入情感。
D. 心理学视角下,字体设计最需关注观看者的视觉反应,其它元素融入可灵活取舍。
2. 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中符合“形式融合性”设计原则的是( )
A. 某书籍封面字体结构规整、排列整齐。
B. 某海报字体结构对称,笔画轻微倾斜。
C. 某公益广告字体排列无规律、笔画零乱。
D. 某品牌LOGO线条单一、字体装饰极简。
3. 下列对材料二“字体设计类型”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印刷字体广泛用于书籍、包装等领域,起到协调画面、促成形式美的作用。
B. 手写字体无固定规则约束,不同书写工具可传递不同风格,增强作品个性。
C. 创意字体需依托印刷字体结构,通过笔画调整、变形实现随意性与亲切感。
D. 三种字体美学风格各具特色,在平面设计中经常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效果。
4.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聚焦字体设计的美学追求,材料二侧重字体设计的类型,二者各有侧重。
B. 材料一“内容民族性”强调贴合受众心理,材料二手写字体引发民族心理共鸣。
C. 两则材料均强调传统书法对字体设计的影响,且都以心理学视角分析设计原则。
D. 材料一的“符合时代需求”与材料二的“折射时代特征”,表达的意思不同。
5. 请结合两则材料,为“中秋”二字的字体设计提出两条具有美学价值的建议,并说明依据。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复性书①
李翱
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七者循环而交来,故性不能充也。水之浑也,其流不清;火之烟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过。沙不浑,流斯清矣;烟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性与情不相无也。
虽然,无性则情无所生矣。是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性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