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10字。

  第14课 《野望》 教学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韵律。
  2.想象诗歌描绘的形象,揣摩含蓄的语言。
  3.结合诗人的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感受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怀与志趣。
  教学重点: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2.结合诗人经历和诗歌创作背景,感受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情怀与志趣。
  教学难点:把握古诗的写作手法及作用,品味诗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说起唐诗,我们马上会想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伽,对于王绩这个名字,很少人注意到。其实在唐诗的发展史上,他是一个影响很大的诗人,他的一首《野望》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历来为学者所重视。
  这首诗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一洗齐梁以来的雕饰浮艳之气。王尧衢说:“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沈德潜说:“五言律前此失严者多,应以此章为首。”闻一多先生更认为此诗“应该说是唐代五律的开新之作,自然处渊明亦当让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王绩这首开启律诗先河的《野望》。
  【走近作者】
  王绩(约 589—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
  隋末举孝廉,曾任秘书正字等职,唐初以原官待诏门下省。性简傲,嗜酒,厌弃官场。
  其诗多写田园山水,风格清淡朴素,开创唐代田园诗先声,代表作有《野望》《醉后》等。
  【王绩的人生标签】
  1.王绩自幼聪明,博闻强记,11岁拜见权倾朝野的杨素,被在座公卿称为“神仙童子“,16岁时应举高中,授秘书正字,入朝为官。
  2.家世显赫,兄王通隋末大儒;侄孙王勃初唐四杰。家有良田十多顷,奴婢数十人,养野鸭大雁,自种草药。衣食无忧的世家豪门。
  3.王绩曾三仕三隐。心念仕途,却自知难以显达,最终归隐田园,自号“东皋子”,以琴酒诗歌自娱。
  4.王绩生性自由、放诞不羁。追慕魏晋高风,喜好饮酒,自称“五斗先生”。
  【文体知识】
  律诗
  1.句式固定:律诗要求字数一致,每句五字或七字,简称“五律”或“七律”。规定每首八句,每两句成一联,共四联,分别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押韵严格:要求全诗通押一个韵,限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3.讲究平仄:每句中用字平仄间相间,上下句中的平仄音相对。
  4.要求对仗:每首律诗的二、三两联的上下句应是对仗句,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
  任务一:诵读课文 理解文意
  1.读一读•正字音。
  皋(gāo)  徙(x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