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850字。

  画外人 画中人
  ——《野望》《钱塘湖春行》写景抒情诗歌联读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已经不陌生,小学以及七年级,学生学习了背诵了不少诗歌,在语感、朗读、阅读方法等方面有了一些积累。但是,学生对于律诗还没有系统的了解,而格律音韵又是十分复杂的知识,理解起来可能有些难度,在讲解时可以暂不求太深入了解。其次,写景抒情诗歌对学生来说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我想在情景关系上面给学生拓展,提升他们的阅读写景抒情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
  2. 描绘画面,感受意境,积累优美诗句;
  3. 结合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学习写景角度,了解情景关系,提升诗歌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描绘画面,感受意境,体会情感。
  难点:了解律严密的格律限制。
  一、导入新课    
  断    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世间人物、景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下面我们走进两首诗来看看各是什么关联。
  二、诗作初读
  1.范读,注意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皋”gāo、没mò、堤dī
  2.圈读,圈出两处你认为同桌不会的地方让他解答。
  (重点突出,解释疑难。“薄”迫近,“相顾”相看,“长歌”长啸高歌,“几处”几只,“乱花”:纷繁的花。“渐欲”将要“迷人眼”让人眼花缭乱)
  3.诵读,用你的声音传达情感。
  三、再读求同,
  我们把这两首诗歌放在一节课中学,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吗?请同学们边读边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然后批注在书本上。
  1.形式上,读懂律诗
  字数、句数、押韵、对仗、平仄
  ①律诗特点,参考课本补白
  限字(每句七言或五言)
  限句(每首八句四联,首、颔、颈、尾联,长律不受限制)
  限韵(偶句押韵,一韵到底,首句可压,压可不限平声韵)
  平仄(每句中平仄相间,上下句中平仄相对)
  知识补充: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对应在普通话中大致为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音韵有变有时不准。
  对仗(颔联、颈联上下句对仗)
  知识补充:对仗,词性相同,词义范围相同,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