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30字。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2025.11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20分。
  2.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
  3.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金秋时节,惠山的枫叶宛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与那chéng(     )澈的蓝天、悠悠的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站在高处俯瞰,整个惠山区仿佛置身于浩渺的山水之间,令人   甲     。每当周末,我总喜欢cháng(      )徉在惠山古镇的石板路上,感受着古韵悠悠的风情。古镇的老人们常常坐在门口,谆谆(    )教导着年轻一代,传承着这里的历史和文化。这里的一切,都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而美好的诗意,真可谓是人间胜地。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①谆谆(       )
  (2)看拼音写汉字。(2分)
  ①chéng(       )澈       ②cháng(      )徉
  (3)下列词语填入原文横线甲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心旷神怡   B.喜出望外   C.触目惊心   D.神不守舍
  2.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自然景物最能惹人情思。李白闻王昌龄左迁时,将满腔牵挂化为寄托,吟“我寄愁心与明月,①                    ”,让月色带去这份牵挂与情谊。;诵读“日月之行,若出其中;②                    ,③                     ”,你会与曹操登临碣石山,一起心潮澎湃,抒发高远的志向;王湾在《次北固山下》写尽时序交替,“④                    ,⑤                    ”,残夜未褪,红日已涌,旧年未逝,春意先临;秋日羁旅,马致远说,“夕阳西下,⑥                    ”(《天净沙•秋思》),萧瑟与秋风相映,愁思与归心交织。同学们的学习亦不能拘泥于书本,而应将学与思辩证结合,正如《论语》所言:“⑦                        ,⑧                             ”。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循循善诱的教导,时时浮现在我眼前。
  D. 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他是否勤奋努力。
  4.下列对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个人在交谈中提到了“令堂”和“家慈”。这两个词指的是同一个人,只不过前者是敬词,后者是谦词。
  B.《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C.《五猖会》虽是略写“我”出发前对看会的期待兴奋和看会时的兴味索然,但两者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旧式家长对儿童心理的伤害。
  D.《济南的冬天》的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5.填入下面文段中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记忆中,故乡的街道温暖而悠长,青灰的石板路,原木吊脚楼,已刻下岁月斑驳的痕迹。______________。杨柳堆烟的季节,我总喜欢藏在树荫里,一边抚摸柔软的柳枝,一边期待莲花的绽开。
  A.街道的尽头,是一溪清浅的流水,一座石拱小桥默默地连接着两岸。水里,鱼儿在错落有致的莲花丛里穿梭,游弋多姿;河的两岸是成排的柳树。
  B.河的两岸是成排的柳树。水里,鱼儿在错落有致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