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1870字。
山东省临沂市九校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11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阅读一本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读到精彩之处却被打断,随后脑海里便一直想象故事后续的情节,心心念念想要读完;一项工作任务进行到一半,因临时有事搁置,随后总是不自觉地想起未完成的部分,惦记着找时间完成它。其实,这些现象背后隐藏着一个有趣的心理学现象——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20世纪20年代,苏联心理学家蔡格尼克进行了一项别具匠心的记忆实验。首先,她让参与者去完成22件简单的任务,比如,写下一首参与者喜欢的诗,从55例数到17,等等。参与者完成每项任务所需的时间比较接近,一般都为几分钟。接下来,蔡格尼克会随机抽取其中一半的任务,不让参与者完成,而另一半任务则允许他们顺利做完。在实验过程中,发放允许被做完和不允许被做完的任务的顺序也是随机排列的。待所有任务结束后,在参与者未做准备的情况下,蔡格尼克要求他们即刻回忆任务的具体内容。结果发现,对于未完成的任务,参与者的平均成功回忆率达到68%,而对于已完成的任务,平均成功回忆率只有43%。这一发现让蔡格尼克意识到,未完成的事情仿佛在人的脑海中留下了更为深刻的“烙印”,就如同一个悬念,久久挥之不去。后来,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为蔡格尼克记忆效应。
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的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具有一种自然的心理倾向,即“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读完一本书等,这种倾向也被称为心理张力系统。
勒温发现,个人能动性的源泉是多元的、形形色色的。人们存在满足自己需要、完成动作的意识和企图,其中包括先天的需求(如口渴、饥饿等生理需求)和被称为“半需要”的需求,即一种被迫切感驱动的心理状态。个人心理需求被唤起,却未得到满足时,就会形成一个心理张力系统,该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基调和特点。简单来说,满足需要的过程或解决某项任务的进程一旦被中断,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就会显现,从而使一个人为达到目标而采取行动。勒温认为,未完成的任务会使心理张力系统一直存在,只有当任务完成之后,与之并存的心理张力系统才会消失。由此可见,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蔡格尼克记忆效应的重要心理机制。
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学生在准备考试时,悬而未解的难题会让其印象深刻,频繁地闯入脑海,这时候,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就像一位无形的导师引导学生再次聚焦并钻研这些难题,直到彻底理解。了解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后,我们可以巧妙地运用它优化个人目标设定与任务管理策略,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工作和学习任务。
在制定目标时,不妨将大目标拆分成若干阶段性的小目标,并且有意识地在每个小目标结束时,保留一点尚未解决的小问题或者下一步行动提示。而在处理日常任务时,尝试按照重要性与紧急程度排序,优先攻克重要且紧急的任务。对于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任务,我们可以适当穿插进行,每次完成一部分后暂停,利用大脑对未完成事项的关注,合理安排后续跟进时间,确保各项任务有条不紊地推进,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虽然蔡格尼克记忆效应能够为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诸多助力,但倘若我们不能正确驾驭它,也可能引发一些负面效应。例如,过度沉浸于未完成事项可能导致持续焦虑。当手头积累了大量未完成的任务,大脑中的“任务监控系统”便会持续处于过载状态,不断向我们发出警示信号,导致心理负担日益加重,进而引发焦虑情绪,这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也会降低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既要学会利用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激发自身潜能,提升生活品质,也要学会适时地“放下”,当断则断,保持心态健康,尽量避免陷入未完成的“泥沼”,找到平衡与和谐之道。
总之,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如同躲在生活各个角落的“隐形精灵”,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行为与情感体验。通过深入了解它,我们得以洞察人性与大脑记忆运作的奥秘,从而掌握开启高效生活、实现自我成长的关键钥匙。手握钥匙的你,请利用蔡格尼克记忆效应为自己制订一份任务清单,让改变从今天开始吧!
(摘编自吴嘉欣《那些“未完成”为何难忘怀》)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们在阅读情节跌宕起伏的小说或完成工作任务时,中途若被打断就总想完成它,这种情况可利用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来解决。
B.蔡格尼克让参与者做任务,这些任务允许被做完和不允许被做完的发放顺序随机排列,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
C.德国心理学家勒温发现了人类存在着心理张力系统,而这种心理张力系统可谓是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心理机制产生的唯一根源。
D.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既有好处,也有不良影响,但相比起来看,其负面影响要远远超过积极的一面。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从蔡格尼克记忆效应在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讲起,再引入蔡格尼克记忆效应这一专业术语,从而引出后文对其的介绍。
B.原文用“完成一个行为单位”“个人能动性”等专业性词汇,强化了文章的专业性和知识性,增加了文章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C.文中在介绍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时扣住“个人心理需求”来进行,清晰到位地阐述了心理张力系统的产生原因以及其作用。
D.“烙印”“泥沼”“隐形精灵”等词语都是比喻性说法,形象生动地表明了蔡格尼克记忆效应给人们生活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3分)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格尼克记忆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 ① 。他的记忆实验研究发现,人们对于未完成任务的印象,比已处理完成事情的印象 ② 。因为未完成任务时心理张力系统持续运作,而任务结束后 ③ ,导致记忆淡化。
4.文中运用了大量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蔡格尼克记忆效应,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5.现代生活中,人们往往对于要完成的事却没有完成而耿耿于怀,请结合本文所述,给这些人提供建议,不少于三点。(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我的鱼塘
【加】斯蒂芬•里柯克
我的鱼塘在山谷的一片小洼地里,隐映在树木丛中。我最后一次去那儿正好是秋季结束的时候,当时塘边大树的叶子正日益变黄,并沙沙地落到平静黝黑的水面安息。塘岸是那么高峻,岸边的树又是那么古老高大,因此难得有一丝风把塘面吹皱。在鱼塘周围,世界好像陷入了沉寂,而时间也融进了永恒。
当时看着那个鱼塘,我再一次意识到,它是一个多么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