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11590字。
2025-2026学年度高三上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①在追求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一层面,马识途的“夜谭文学”是新时期以来文坛的“独一味”,用马识途自己的话说:“我是四川人,我的作品具有一种‘川味’。”无独有偶,在近几年的文艺现场,具有“川味”风格的作品不断涌现,这也提醒我们理应关注当下巴蜀文艺井喷效应背后的深层逻辑。
②文艺作品本质上是人的文艺,人的形象既是作家最为熟悉的、亲近自我生活的投射,又是最能寄托作家美学理想的化身。不同的生活经验、体验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提供了丰富的主体性发展的可能性,中国的多民族、广地域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文艺的多层级推动力量,而巴蜀文化正是这样的特色资源之一。
③从地理单元来看,巴蜀文化既具有盆地文明的封闭性与自足性,也因其长期独立于中原文化而具有边缘文化的离心传统。这演化出了任性自由与反权威精神的文化人格体系。边地意识是非主流的、封闭的,同时也指向自在逍遥的生存美学以及自足倔强的人格特质。
④这种双面合一的人格综合体特色鲜明,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自相矛盾的喜剧性,而在文艺作品中,则是天然、独特而丰富的“这一个”与“独一味”。来自四川的动画电影《哪吒》里以魔丸为底的“吒儿”的个性魅力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何况魔丸与灵珠的二元综合体才更接近于巴蜀民间文化人格的综合立论。
⑤在塑造丰富的人、讲好川味故事的背后是丰富的文化资源支撑。雄奇的高山峡谷形成天然的地理分割,一山之中因高度不同,形成地貌上的小单元的分割,相应地造成地貌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经济生产的多样性,由此而产生族群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从静态的生态资源来看,西南地区形成了地理学与生物学上的生态博物园系统。这里的海拔、气候、动植物物种等均相差极大,兼具热、温、寒多种气候和生物带,可谓“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从动态的文化资源来看,西南地区则形成了族群与文化的博物园。地貌分割造成诸多民族大混居、小聚居的格局,多民族文艺是巴蜀文艺的基本支柱之一。
⑥尤为重要的是这些资源存在形态的独异性。从地理到自然生态的多样性既决定了文明的多样性,也决定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明开发的复杂层级。因为西南山地的封闭性和西南社会发育的不完全状态,这里的族群文化认同也呈现出鲜明的动态共存性,有人比喻它如同一根燃烧炭化的木棒一样,部分是已经完全燃烧的白色灰烬,部分正在燃烧,还有一部分则仍是未曾燃烧的原生状态。这让西南地区成为人类学研究领域中田野样本的热点区。
⑦自近代以来,科技为西南开发插上了翅膀。从文艺的创作方式与传播形式来说,新的技术条件、新的艺术形态、新的信息共享使传统的艺术生产力发展障碍一一破除,多艺术门类的跨界融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文艺形态,电影、电视、戏剧、音乐、舞蹈、短视频等多模态文艺空前繁荣。
⑧现代社会自由宽松的文化语境有利于巴蜀民间文化资源的爆炸式释放。当代,随着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物质的极度繁荣,市民社会与民间社会的地位空前提高,文化艺术消费需求升级,闲适幽默的生活方式和泛审美化的生活成为新的美学浪潮。后现代文化更强调发掘边缘的作用,传统的权力与文化秩序已被打破,这将创造出更为宽松和叛逆的外在语境,全新的价值坐标系与巴蜀民间文化资源的释放可谓是双向奔赴。
⑨现代科技理性带来对世界的祛魅,全球化更带来现代生活方式的雷同与文化资源的庸常化,面临想象资源的衰竭,对于现代人而言,传统文化与地方文化由此具有稀缺的资源价值。尤其在“两个结合”重铸文化主体性引领下,民族性、本土性的文化资源更被推进价值重估与发掘再造的新空间。在当代社会语境中,巴蜀文艺将更加麻辣绚烂。
(摘编自白浩《“独一味”的文艺风貌》)
材料二:
海洋文化张扬硬汉子风格和强人精神,崇尚力量和自由,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冒险意识和开创意识。天天与大海打交道,易于形成对于力量和技术的崇拜;海上的冒险生活(包括生产、商贸和海战)需要勇敢、智慧和过人的膂力;海上生活的流动性和相对独立性使海上民族酷爱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
A.巴蜀文化之所以演化出了任性自由与反权威精神的文化人格体系是因为它长期独立于中原文化而具有边缘文化的离心传统。
B.巴蜀文化“双面合一”的人格特质,在文艺作品中可以转化为独特的人物形象,《哪吒》的“吒儿”就是典型例证。
C.现代科技打破了传统艺术生产力障碍,促进了巴蜀地区多模态文艺(如短视频、戏剧)的繁荣。
D.潮汕人受到海洋文化的深刻影响,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冒险意识,表现出鲜明的开拓创新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 )
A.中国的多民族、广地域以及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我国文艺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应当充分利用。
B.西南地区的“生态博物园”和“族群与文化博物园”为塑造丰富的人、讲好川味故事提供了文化资源支撑。
C.后现代文化重视边缘的作用,打破了传统权力与文化秩序,创造出了更为宽松和叛逆的外在语境,促进了巴蜀民间文化资源的爆炸式释放。
D.古人在海洋意识影响下的宇宙时空观,既包含对个体生命渺小的认知,也蕴含对万物永恒变化的深刻思辨。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 ______ )
A.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拥有藏族碉楼、羌族碉楼、嘉绒藏寨等多种民族建筑形式,不同民族的民居风格各异,共同构成高原特色景观。
B.巴蜀地区既有麻辣鲜香的火锅文化又有精妙绝伦的蜀绣和川剧变脸,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讲好川味故事提供了重要支撑。
C.四川年画在保留传统手工绘制技艺,将年画元素融入现代设计,形成“原生—创新—融合”并存的活态传承模式。
D.在四川凉山,部分村落仍保留着原始的祭祀仪式,而城镇青年已广泛接纳新媒体传播彝族文化,形成“传统—现代”并存的文化体系。
4.在分析各自的地域文化时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5.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当下巴蜀文艺“井喷”背后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山河行走(节选)
彭程
①脚步迈开时,是空间中的行进,也是向时光深处的跋涉。
②在大地上行走,很多时刻,也是与已经消逝的历史对话。身旁摇曳的林木上,叠加了过去的日光云影。面前静谧的场景中,浮现出往昔的人喧马嘶。这样的瞬间,思绪往复穿梭于不同的时光维度,灵魂的空间骤然扩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