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950字。
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六校联盟2025-2026学年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青年是最能反映时代特征的群体,青年的思想动态也直接映射出社会的前沿思潮。
从改革之初的迷茫,到满怀对高物质生活、高社会地位的向往和奋力拼搏的精神,再到对职场的厌倦、对竞争的排斥,到今天寻找化解时代困境的途径,追求世俗眼光之外的人生价值,这一过程展示出青年正走向创新与变革,也从单纯的抱怨走向了对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融入了国家发展大局。从表面上看,这是青年在面对激烈社会变迁时的应对策略;更深层次地分析,这些变化展现了中国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青年集体情绪的形成与其面临的社会挑战有直接联系。虽然在一些时期内,青年的集体情绪中出现了“躺平”“佛系”等逃避心理,还出现了精神内耗的加重、“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等不良现象。但纵观整个发展历程,青年对时代的挑战并没有采取消极颓废的行为实践。其实,“佛系”与“躺平”更多是一种自我嘲讽和心理安慰,通过口头的摆烂来缓解内心的焦虑与不安。“精神内耗”的出现也从侧面反映了青年在应对社会压力、寻求自我实现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突破困境限制的坚韧品质。当今的青年正在尝试平衡物质满足与精神满足:既希望实现物质生活的提升,也很看重个人实现、事业和理想。
“集体情绪”是社会情绪的一种形式,是指同一世代的社会群体经历了相同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政策引导后,形成共同的、持续的、有价值导向的社会心理反应,尤其是对个人发展、目标追求、人生价值的情绪表达。它与群体情绪的不同之处在于:群体情绪是具有同质性或存在于同一时空环境下的群体,针对某一突发事件或历史事件,在瞬时间爆发出的群体心理冲动,在一个时间段内可能会因不同事件形成多个群体情绪;集体情绪则是一个世代群体的整体心理动态,能够维持较长时间,对孤立社会事件的敏感性更弱。
(摘编自《改革开放以来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与政策因应——从寻求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的平衡》)
材料二:
“精神内耗”不能简单地跟抑郁、焦虑画等号,但可以说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精神内耗”状态,没有及时觉察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方法,就很可能导致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许多学者都以“疾风暴雨期”来比喻青春期,步入青春期之后,由于青少年自我意识的高涨,其内在世界也开始丰富起来,容易产生自我冲突和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改革开放之初的迷茫到今天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这一过程体现了青年集体情绪的转变。
B.从“躺平”“佛系”到“精神内耗”,青年经历了由消极摆烂到努力突破困境限制过程。
C.青年集体情绪的形成与特定世代共同经历的历史事件、社会结构等宏观因素密切相关,具有持续性和价值导向性。
D. 根据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精神内耗者常常难以清晰界定自我与他人的边界,易受他人情绪和期待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精神内耗”即等同于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若长期得不到有效干预,会对个体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B.青少年因其敏感和固执的特性,在现实中败下阵来,就容易陷入精神内耗,如若不采取应对方法,就会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
C.“课题分离”是指能够分清自己与他人的需求与责任,建立心理边界,这对于减少精神内耗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D.消极的反刍思维表现为反复思考负面事件,这会强化个体的挫败感,是导致精神内耗的根本的心理原因。
3.根据材料内容,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3分)
要准确理解当代青年的集体情绪,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比如“躺平”这类说法,表面上看似颓废摆烂,① 。深入分析会发现,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两个层面原因:在客观层面,年轻人面临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增大的现实背景;在主观层面,②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许多年轻人嘴上说着“躺平”,③ ,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努力追求着自己的目标。
4.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青少年群体精神内耗的原因。(4分)
5.刚刚升入高二的李华同学常常会陷入拖延——自责——拖延的怪圈,对生活和学习都提不起兴趣;明明什么都没做,就感到很累;做完某件事后,又会反思自责,觉得自己很差劲,辜负了父母的期待。请结合材料给李华同学的精神内耗指出破解之道。(6分)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疙瘩叶儿
陈年喜
①疙瘩叶儿,有些地方也叫黄叶菜,但它既不卷疙瘩,也不发黄,哪怕是到了深秋,一场场苦霜落下来,它依旧是一片一片绿着凋落在地上。
峡河这地方,能吃的野菜,就属疙瘩叶儿最早。疙瘩叶儿藤生,不过这藤,也不完全要攀附别人而生,顺着坡势、岩头也能长。藤如果年头久,有拳头粗,能半立起来,像一顶努力支撑的帐篷。
三月一到,家家青黄不接,大人孩子背起篓,上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