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8100字。
四川省南充市高中语文第二册新课程教学评价
第 六 单 元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评 价 要 点
1. 理解这几篇文章的思想内容,特别要了解古代君臣“居安思危”的思想和古代学者从师求学的思想。
2. 了解唐代散文的卓越成就和多样化风格,记诵一些名篇名句。
3. 辨析一些常见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体察其语气,对比其古今差异。 第 Ⅰ 卷(选择题42分)
一、语文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项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疏浚(jùn) 罢黜(chù) 垂拱(gǒng)
B 赠贻(yí) 句读(dòu) 冥迷(míng)
C 妃嫔(bīng) 横槛(jiàn) 媵嫱(téng)
D 传(chuán)道 涨腻(nì) 病瘘(lǘ)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
A 传道授业 无贵无贱 壅蔽 谗邪
B 廊腰缦回 绿云扰扰 纷奢 剽掠
C 尽态极妍 不暇自哀 水涡 近谀
D 金块珠砾 早实以蕃 庸知 歹食 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袜子词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
A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安:稳定、安全) 信者效其忠(信:诚实、诚信)
臣闻求木之长者(长:生长)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治:治理)
B 耻学于师(耻:以……为耻) 吾从而师之(师:以……为师)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为鉴) 则思知止以安之人(安:使……安定)
C 惑而不从师(惑:糊涂) 其下圣人也远矣(下:低于)
官盛则近谀(盛:大、高) 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D 六王毕,四海一(毕:灭亡) 杳不知其所之也(杳:不见踪影)
奈何取之尽锱铢(锱铢:古代重量单位,比喻细微) 蜀山兀,阿房出(兀:高)
4.下列句子,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B 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
C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D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5.下列句子,修辞格不同的一项是( )
A 竭诚则吴越为一,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B 歌台暖向,春光融融
C 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D 燕赵之收藏,齐楚之精英
6.下列句子“于”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
A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B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 皆以美于徐公 D 不拘于时
7.下列句子,省略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虽下愚,(臣)知其不可。
B (君)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C 根拳而土易,(吾)其培之也
D 余嘉其能行古道,(余)作《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