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题,约8100字。
古田一中2006级高一上学期
语文科(语文版)第一册第四单元测试20060922
命题 施仁港
试卷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考查范围:①语文版第一册第四单元、②《三国演义》前50回、③细节描写 )
一、语段阅读(47分)
(一)《赤壁赋》选段阅读(18分,每小题3分)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固一世之雄也 固:本来 B.举匏樽以相属 举:全,都
C.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危坐:端坐 D.托遗响于悲风 遗响:余音,指萧声
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托遗响于悲风 B.而今安在哉/侣鱼虾而友糜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
D.屈原放逐,乃赋《离骚》;/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A.顺流而东也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舞幽壑之潜蛟 D.侣鱼虾而友糜鹿
4.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A.月出于东山之上。 B.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5.“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出自曹孟德的啊一首诗?
A.《长歌行》 B.《短歌行》 C.《蒿里行》 D.《步出夏门行》
6.下列对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段写出了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
B.本段借主客问答的方式,抚今追昔,畅述对天地人生的感触。
C.本段重在说理,借追述历史陈迹、感怀历史人物而显示人生与天地“变”与“不变”的哲理。
D.本段句式上整散结合,押韵自由灵活,极富声韵之美。
(二)课外语段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长安完盛之时,有一道术人,称得丹砂之妙,颜为弱冠,自言三百余岁。京都人甚慕之。至于输货求丹,横经请益(横经,横陈经书。请益,指请教)者,门如市肆。时有朝士数人造其第,饮啜方酣,有阍者报曰:“郎君从庄上来,欲参觐。”道士作色叱之。坐客闻之,或曰:“贤郎远来,何妨一见?”道士颦蹙移时,乃曰:“但令入来。”俄见一老叟,鬓发如银,昏耄伛偻,趋前而拜。拜讫,叱入中门,徐谓坐客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