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00字。
《虞美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感受体会词的深远的意境,品味词的情韵,理解作者起伏跌宕的手法和把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艺术特色。
2、 了解词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词的能力。
2、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综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珍惜时光,珍惜拥有,培养他们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感。
教学重点
体悟词的意境和情感,领会作者创建意境,抒发感情的独特风格。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鉴赏词的能力。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最好让学生在教师讲析前能熟读成诵,对词作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2、 问答法。在梳理词作进,教师相机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中品析诗作内容和风格。
3、 讨论法。对词作中的疑难点。让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教具准备
录音机,课文朗读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语设计
用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导入。
二、作者介绍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徐州(现江苏)人。五代时期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史称南唐后主,在位15年,降宋后被封为“违命候”。他从小受其父南唐第二位君主中主李景的影响,专研于音律书法。但是对于朝政却一点不通。但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经历,才铸就了这样一代词人。李煜的词以降宋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降宋以前,其词主要反映的是帝王的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离愁别恨。归宋以后,作为阶下囚,处于受侮辱的境地,心情苦闷,孤寂悲凉,其词转向了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成就较之前更高。他的词在艺术上直抒胸臆,不加雕饰,遣词准确、洗练,生动如画,形象鲜明,风貌开然,为唐五代其他词人所不及。今所传《南唐二主词》是他和其父李景的合集,为后人所辑。
相传啊,李煜生于公元937的七夕阳。而很巧的是,在978年的七夕之夜,李煜的生日这天,他的宫女反复吟唱着一首词,被宋太宗耳目听去,太宗大怒,赐后主牵机药酒!一代词人就这么去了!而这首词也就成了李后主的绝命之词。这首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虞美人》。
三、课文研习
1、 首先请同学们听朗读,感受一下词人的心境,体会词的意境。(听完后请大家谈谈自己的感受,三四位同学。)
嗯,大家说得都不错,那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首词。
2、 先来看看词牌名《虞美人》,它原是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本意为咏项羽宠姬虞美人事,由此而得名。又名《虞美人令》、《玉壶冰》、《忆柳曲》、《一江春水》。这个大家只要了解就行了。
3、 老师范读
4、 具体研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