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520字。
《采桑子 重阳》教案
教学目标:1,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
 2,体会词的意境,品味词的豪放风格。
 3,理解词的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感受革命前辈的博大胸怀,学习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精神。
                2,体会本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在吟诵中体会词的意境,品味词的豪放风格。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重阳”:
 重阳节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之说,来自《易经》,《易经》以九为阳数,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
 重阳节习俗:①登高:九月重阳,天高云淡,秋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登高的目的----登高望远,思念家乡和亲人;希望自己生活顺利,步步高升;锻炼身体。([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②吃重阳糕: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用米粉糕点仿制,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灾之意。③插茱萸辟邪: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种重要植物,属于常绿小乔木,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气味。人常插茱萸辟邪,祝福全家平安。([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④赏菊:喝菊花酒。([唐]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二,写作背景:
 1927年大革命失败,帝国主义在华矛盾随之尖锐,各派军阀之间的混战加剧,给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发生和坚持提供了条件。1929年5月开始,毛泽东率领红四军开进闽西扩大革命根据地。这年9月,赣闽根据地连成了一片。6月22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由于党内领导者之间在军队建设的一些原则问题上发生了争论,毛泽东提出的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不应盲目攻打大城市等主张,一时未能为多数同志所接受,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因而受到排挤,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被迫离开领导岗位。后由于患病,只好在永定金丰山区养病。9月,病中的毛泽东坐担架赴上杭参会。会后继续留此养病,后病情好转。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