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900字。
现代文(散文)阅读 ·筛选、整合信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现代散文阅读的一般方法以及解题思路。 
2、理解文意与整合信息。 
   教学重点: 掌握现代文阅读的一般程序及筛选、整合信息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思路的把握与信息的整合及其表述。  
   教学方法与思路: 
 1、从高考现代散文阅读题考查的内容归纳所要复习的重点;  
             2、教会学生具体方法; 
             3、实例训练,形成能力。 
   教学内容与步骤 : 
一、         引言导入,明确考点要求 
1、在近五年的现代文阅读中,每年都考到了散文的阅读,因此,在复习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现代散文的阅读。2003年的《考试说明》中把现代文阅读“分析综合”中的“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调整为“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我们应注意到这一变化,并积极备考。
2、考点要求:
        四、现代文阅读 
       能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 
        2、分析综合C 
        ⑴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 2003年语文高考说明 
二、 明确做阅读题的一般方法:(每一点后都要联系原文作解释) 
第一个步骤  读文章 
第一、  速读全文,了解大意。(体现整体观念)(明确要求学生边读边做记号) 
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先要快速地浏览一下整篇文章,以求对文章有个整体了解。在浏览文章时,应注意以下方面: 
1、 抓题目(文学作品不同于自然科学类的文章,是因为它的模糊性与多义性,题目是最能体现这种特点的。因此,读解题目是阅读的第一步。) 
散文的题目往往有深层含义,在通读时,首先应注意题目,题目往往能最先传达出与作品密切相关的信息。
简单分析散文标题的种类。
老师引导学生分析《门》、《梧桐树》、《闲读梧桐》题目的含义。
明确:《门》主要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作者赋予门以象征意义,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梧桐树》借梧桐树表现了作者对自然、 对人生的看法。《闲读梧桐》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对梧桐由外到内的读解,表达了作者独到的人生感悟。
2、 概括大意(阅读的第二步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