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30个字。
《孔孟》课堂实录(2005年河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
李占民
2005年河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比赛课堂实录(五)
李占民
孔孟
(放纪念孔子诞辰2556年的新闻片)
师:人们沐浴着绵绵秋雨,也沐浴着华夏文明空子家文化的甘甜.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孟,解读孔孟.
(生齐读第一段)
师:本文只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孔子和孟子各自的主张和不同.
生:阐述了二者思想的差异和原因.
师: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速读第二到五段,完成表格(师生讨论,完成表格)
(文字:解读孔孟)
孔孟之异 孔子 孟子
一 轻松愉快凡事紧张
二 性恶来自先天人之初,性本善
三 重视\礼\轻视\礼\
师:如何理解孔子的“轻松”和孟子的“紧张“?齐读第五段,找主要原因。
师:“此一时,彼一时”各指什么?
生:“此一时”指战国前中期,“彼一时”指春秋末期。
师:两个时期各有什么特点?
生:春秋末期平静
生:战国前中期暴乱。
师:春秋末期平静,孔子提出“克己复礼”; 战国前中期暴乱,他对儒家孔子思想的继承,没有停留在复印机上,而是提出了“内圣外王”,二者一脉相承的是“仁”。
(文字:仰视孔孟。)
师: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天不生孔孟,万古如长夜。”与光明相伴,正是孔孟的积极入世情怀。期思想影响一代又一代读书人。他们积极入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这样的读书人灿若星河,哪位同学说出一二三来?
生:李白,韩愈等
师:《论语》中有哪些闪光的语言?
生:有朋自远方来,不……?
(师生齐读文字:知道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文字:弘扬孔孟)
师:我们解读孔孟,就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专家指出,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离不开孔孟思想,你同意吗?
生:同意。因为它是古代文化的精华。“以时入山林,才木不可胜用也;数罟不入於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就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生:推崇孔子的“仁”,以“人性本善”的思想去拯救战争中的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