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之2006各地中考语段阅读试题荟萃
(共七个语段,是让学生进行课文阅读的及时很好的材料,约5570字)
(改编者:河池市大安中学苏州红 2006-10-03 )
(一)、河北省课改试验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6分)
小石潭记(节选)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5.文章的作者是唐代的文学家 (人名)。(1分)
6.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①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②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①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译文:
②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译文:
8.作者通过谢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9.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3分)
句子:
理由:
10.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4分)
答:
阅读柳宗元《小石潭记》,完成19-24题。(17分)
①(纵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
19.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
2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B
A
伐竹取道 参差披拂
十年春,齐师伐我 参差不齐
D
C
全石以为底 乃记之而去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每句2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22.作者抓住小石潭的 特点,写出了自己
的感受。(2分)
23.读了第②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
(2分)
24.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5分)
(三)荆州市: 阅读选文 《山水画卷》,完成9-12题
山水画卷
(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百[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
9.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 )
A.之:如镜之新开 暮寝而思之
B.其:不可知其源 其如土石何
C.者:似与游者相乐 得道者多助
D.为:山峦为睛雪所洗 子墨子解带为城
10.解释加点的词的词义。
①负势竞上( )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