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1360字。
现代文阅读知识
综合整理
2006年10月
现代文文体划分:
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 
表达方式: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记叙文阅读
  一.基本知识: 
1.特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表达方式: 
(1)种类: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记叙文中一般都要综合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而叙述和描写是不可以缺少的)
(2)正确辨别: 
 A.描写:是对事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声绘色、细致入微的描绘与刻画。 
描写的分类: 
a. 从对象分: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分为肖像(包括外貌、神态、衣着)、心理、语言、动作、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的事件、细小的景物片断作仔细的描绘)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衬托人物的心情;渲染或创设一种氛围;交代季节、时令等;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作铺垫)。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人物性格形成和故事发生的时代大背景。 
 b.从描写角度(方式)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叫直接或间接描写) 
c.从描写的详细程度分:粗描(或称白描)、细描
 B.记叙:主要交代事实,把人物和事件概括介绍给读者和写出人物活动、发展、变化过程。 
 C.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抒发作者难以抑制的感情。 
分类:直接抒情、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等) 
 D.议论: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直接发表自己的见解。 
 E.说明:是记叙的一种补充,用来解释记叙文中需要加以说明的部分。 
 (3)体会不同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 
叙述  是为了交代事情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前因后果 
描写  是为了生动表现人物或交代背景和衬托人物心情 
抒情  是更好的表达作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议论  能起到点明主题的作用 
4.线索: 
线索,就是贯穿整篇文章的情节发展和思想感情发展的路线。 
文章线索的安排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5.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我”,好处是亲切自然,真实可信 
第三人称“他”,好处是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6.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  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  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  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补叙  (略) 
如何区别倒叙和插叙? 
所谓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来发生的某件突出的事情提前到前边来写,然后按顺叙的方法叙述事件。所谓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即在一件事情的叙述经过中穿插进另一件事情。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插叙不属于叙述线索,插叙的内容一般只是一个片段,不是情节的主要环节;倒叙则属于主要叙述线索,内容是事件的结构或主干情节中某个最突出、最精彩的部分。 
7.修辞方法及作用 
常见的几种修辞: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内容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突出人物性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