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500字。
讲讲实事求是
教学目的 理解本文的重要指导意义。2 学习对比论证方法。
教学设想
本文的教学重点:深入理解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
本文的教学难点:极强的针对性和很有特色的论证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理解本文的重大指导意义。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
  1978年5月2日6月2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6月2日,邓小平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邓小平同志针对当时的实际着重讲了四个问题:讲讲实事求是;讲一下新的历史条件;不破不立;以身作则。课文节选的是讲话中的第一个问题。
  板书课题及作者:讲讲实事求是 邓小平
  当时的背景是: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十年动乱将近两年,但在“左”的错误的干扰下,国家正处于徘徊中前进的局面。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联合社论认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要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不仅不能维护、而且极大地损坏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权威性,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的新局面的开创。
  邓小平同志在正式恢复工作以前,已经在1977年4月10日致信党中央,针对“两个凡是”的观点,指出必须准确地完整地掌握毛泽东思想体系。5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文选》35—36页)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引发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邓小平同志支持这场讨论,强调实事求是的原则。
  综上所述,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同志关于实事求是等问题的讲话,对解决两年徘徊期的问题,对将于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理论准确,都具有拨乱反正的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理解课文。1 通读课文。说说这篇讲话是按照什么思路来安排论证结构的?
提示:这篇讲话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用层进式来安排论证结构的。
 全文10段,可以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