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00字。
《等待戈多(节选)》教案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荒诞派戏剧的概况及萨缪尔•贝克特。
2、领会全剧的基本内容,理解作品的主题及其所表现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精神上的失望、苦闷和迷惘。
3、结合以前学过的戏剧类课文,分析荒诞派戏剧与传统戏剧的不同。
4、调和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以“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什么”为突破口理解本剧的“等待”主题。
教学难点:理解本剧人物梦呓之言和无聊动作所隐藏的人生痛苦与绝望。
教学方法:表演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1953年,有一出十分怪诞的戏剧在巴黎的巴比伦剧场上演,欣赏者和反对者之间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在观众和评论家中间引起轰动。这出剧就是爱尔兰人萨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出乎一般人预料的是,《等待戈多》赢得了挑剔而又猎奇的巴黎观众,连演了300多场。以至于人们在街头、地铁、咖啡馆、办公室,到处都在谈论这出戏,甚至当人们打招呼时问:“你在干吗?”有人竟然回答:“在等待戈多”。
二、作者介绍
贝克特于1906年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犹太中产阶级家庭,从小就目睹人民被奴役的惨状。 1937年定居巴黎,德国法西斯的暴行,人民的苦难,以及战后人们生活的空虚,冷酷的社会,人间的不幸使他涉笔混乱社会中一群被社会挤扁丁的卑贱、低下、浑浑噩噩的人物来揭示社会现实的荒诞和人生的痛苦。“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反映二战后人们精神上的痛苦和麻木,他们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又不知所措,“无望的等待”就是一种真实的生活状态。贝克特1969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主要是“他那具有新奇形式的小说和戏剧作品使现代人从精神贫困中得到振奋”,并且他的戏剧“具有希腊悲剧的净化作用”。
三、介绍《等待戈多》剧情
全剧分两幕。
第一幕开始时正值黄昏时分,在一条荒凉的乡间小路旁有一颗光秃秃的树,两个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正在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人。他们一边说着语无伦次的废话,一边做着机械无聊的动作。等了多时,戈多没有来,却来了陌生人波卓和他的仆人幸运儿。波卓在他们面前大吃大喝,大发议论,肆意嘲弄和折磨幸运儿,然后用绳子牵着幸运儿要到奴隶市场去卖掉。两个流浪汉又在继续等待,戈多还是没有来,但来了一个小男孩,他告诉他们说:戈多今天晚上不来了,明天晚上准来。此时,夜幕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