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100字。
唐宋咏春诗赏析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民族;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中,唐宋诗词是十分灿烂的瑰宝。漫步唐宋诗词的百花园,可以说是姹紫嫣红、争奇斗艳;如行山阴道上,目不暇接、美不胜收。我今天所要演讲的咏春诗,就是其中十分靓丽的一丛!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有一副对联这样写道:“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春天是一年的开始,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大自然万物复苏,万象更新;百草吐绿,百花争艳,百鸟欢鸣!春天,意味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开始;春天,是播种希望的季节;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 
    因此,春天在古往今来的人们的心目中,总是充满了浓浓诗意。人们总是把春天作为一个美好的象征,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情感。 
    比如,人们将一生中最美好的韶华时光,比喻为青春时期。把真诚的相思之情,称为春心,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另外,人们用春风来称颂师长或长辈的谆谆教诲:我们经常说“春风化雨”、“如沐春风”。人们用“春晖”来比喻母爱的温暖、光明、博大、无私;中唐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就像小草永远无法报答三春的恩德似的,子女永远也没有办法报答父母的恩德。所以,古人有称自己的书斋叫“春晖斋”、称堂为“春晖堂”,都是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和怀念。 
    还有,人们用“春华秋实”来比喻文采和德行、学问和操守。《颜氏家训》曰:“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这就是用春华来比喻文采,比喻学问,用秋实来比喻德行。 
    另外,人们平时将高兴说成是“满面春风”,将得意说成是“春风得意”,形容新生事物蓬勃萌发为“雨后春笋”,形容医道高明为“妙手回春”。 
    总之,人们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生活中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情感。人们喜爱春天,喜爱春风、春雨,喜爱春山、春水,喜爱春花、春草……古往今来,人同此情,因此在历代诗人、特别是唐宋诗人的笔下,留下无数赞美春天的诗篇,这些诗篇,引起了历代读者的喜爱和共鸣。我想在这里举一些唐宋诗歌中最脍炙人口的咏春小诗,与大家一起来欣赏。为了讲述的方便,我想按照春天的发展顺序,即:初春——又称孟春、盛春——又称仲春、暮春——又称季春的大致顺序,来作一个走马观花式的巡礼。 
    一、咏初春诗。 
    咏初春的诗歌中所体现的情感状态,我想用两个字概括,这就是“惊喜”。初春之际,对物候变化最为敏感的诗人们,惊喜地发现大自然中最新引起变化的是杨柳:南朝诗人黄昶诗曰:“水逐桃花去,春随杨柳归。”(《和萧记室春日有所思》)唐代诗人李白诗曰:“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中行乐词八首》)杜甫诗亦曰:“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春的信息被柳条漏泄出来了。另外,宋代诗人张耒诗曰:“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春日》)这里的“偷”字很形象,是说春天悄悄地、暗暗地从柳条上回来了。 
    当然,歌颂初春的诗歌当中最有名的还要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