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70字。
课题知识问答
一、课题研究的宗旨是什么?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调动全省普通中小学教师和教研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培养科研型的教育工作者队伍,促进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科研工作主要紧紧围绕课程改革,以一线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引导广大教师增强研究意识、养成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省基础教研室在课程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二、申报省基础教研室课题有哪些基本程序?
每年6-7月份为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时间。(专项课题或上级下达课题按有关通知办理),省基础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受理课题申报,并对申报课题进行资格审核。同意立项的课题于两个月内下达立项通知。
具有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条件的单位和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个人均可按省教研室的规定与课题指南提出申请。
立项程序:
1、申报人填写《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申报表》(一式三份);
2、申报人所在单位组织初审推荐;
3、在各单位推荐的基础上,报送省辖市教研室审核,然后由省辖市教研室报送省基础教研室课题管理办公室;
4、课题研究年限一般为1-2年,但最长不能超过3年。
5、省基础教研室召集专家评审组对申请课题进行全面、综合的评议和审核,最后由省基础教研室审定、公布。
三、如何选题?
选择并确定研究课题是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起点。课题选择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研究价值的大小及研究工作的成败。一个研究者科研能力如何,首先体现在选题水平上。科研课题选择的一般原则有:
1.价值性原则.它要求教育科学研究选题首先对社会教育事业以及教育科学自身的发展有一定的价值。对我们来讲,主要是能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择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课题并不意味着研究可以缺乏理论基础,而是问题更为直接和迫切。事实上许多来自实践的课题选定后,还须查阅文献,学习有关理论才能更好的开展研究。
2.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指研究课题应当持之有故,选之有理,即选题必须有一定的事实根据和科学依据。选题的科学性首先表现在有一定的事实根据,这就是选题的实践基础。研究课题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践经验同时又为课题的形成提供一定的、确定的依据。选题的科学性,还表现在以教育科学基本原理为依据,这就是选题的理论基础。教育科学理论对选题起到定向、规范、选择和解释作用。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选定的课题必然起点低、盲目性大。应该看到,选题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制约着选题的全过程,影响着选题的方向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