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00字。
高祖本纪
学习目标展示
1、能理解文中的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能通过对文本的学习,鉴赏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3、了解“本纪”的体例:刘知几《史通•本纪》说:“盖纪者,纲纪庶品,网罗万物,论篇目之大者,其莫过于此乎!”据此,“本纪”为最尊贵之名称,是《史记》全书的大事纲要,使叙述的历史事件的兴衰发展线索分明。
自主阅读导引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这是司马迁创作本篇的基本宗旨。的确,在《高祖本纪》中,侧重叙写的是刘邦如何战胜项羽,最后建立汉帝国的过程,同时也充分肯定了这位开国之君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这种作用,是司马迁运用鲜明、强烈的对比手法展示给读者的。而且这种对比又是从许多侧面展开的。正是这样层层对比,逐层推进,从而揭示了楚汉之争的必然结局。
“不虚美”“不隐恶”,尊重历史的“实录”精神,是贯穿《史记》全书的基本原则。但本篇重在写刘邦的成功,因此,那些表现刘邦人品其它方面的内容,诸如狡诈、虚伪、损人利已等等,则通过“互见”在其它篇章之中着力表现了,而在本篇却未着力叙写。
文言现象梳理
1、一词多义:
萧何为主吏,主进。 主:主管,主持。进:指收入的钱财。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易:轻视,瞧不起
乃绐为谒曰“贺钱万” 谒:名帖。类似现在名片一类的东西。
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必:如果
益张疑兵旗帜 张:张开,指悬挂。
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 属吏:交付给吏人。属,交付,托付
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 止:居住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 从:带领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 谢:谢罪,道歉。
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 如,按照,遵照。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 功伐:功劳。“功”,“伐”同义。
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 当,面对。
高祖复留止,张饮三日 张:指张设帷帐。
沛幸得复,丰未复,唯陛下哀怜之 复:免除赋税徭役。
沛父兄固请,乃并复丰,比沛 比:并列,跟……一样
2、古今异义:
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黑子:黑痣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家人:平常人家。大度:远大抱负
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 大夫:对宾客的尊称。
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 诽谤:评议 偶语:相对私语。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约束:规约
不如决策东乡 决策:决定策略或办法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 无赖:没有才能,无可依仗
3、通假字:
高祖常繇咸阳…… 繇:通“徭”,服徭役。
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责通“债”
诸所过毋得掠卤 卤,通“虏”。
秦人憙,秦军解,因大破之。 憙同“喜”。解同“懈”,懈怠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案堵,同“安堵”,安居,安定。堵,墙。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