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这首诗是早逝的青年诗人海子的晚期诗作。我们知道,自海子开始他的诗歌旅程,他就一直与诗歌生活在一起,他关心自己的诗歌胜过关心其他的一切。而我们更知道,海子终其一生都没有在诗坛获得应有的肯定,世人给予他的诸多客观的和非客观的称语,要直到他的生命完结之后才大批量地出现。海子短暂的一生是与寂寞、孤独作伴的。寂寞、孤独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个诗人不可或缺的写作背景(因为这意味着精神的充分自由),同时也可以是诗人珍贵的写作资源,但这只能是有限度的,一旦过度,就会伤及诗人自身。海子正是这种情形。<br>
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和龙家营之间的一段火车慢行道上卧轨自杀之前,有一长段心理波动期,这期间,他的诗歌创作比以前更多地关注了死,更多地充斥了死亡意象;而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1989年1月13日,也就是死前的两个月,显然是不在那一段波动期之外的,但这首诗却似乎表现出了十足的乐观,以致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海子从孤独状态,也就是非日常状态向日常状态变易的痕迹,也即是从纯粹的诗情世界向世俗生活的潜移。我觉得这是不确切的。以下试析之。<br>
这首诗共有三段,写了三种“善”:<br>
第一段: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br>
              ——这是一种自由的状态<br>
第二段:和每一个亲人通信<br>
           ——这是一种亲情的呈示<br>
第三段: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br>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br>
               ——这是对他人生命的珍视和意义的确认<br>
这里的三种善,其实可以推衍出许多善,总之,是善;那么,这个世界就不可能是世俗生活的世界。世俗生活状态是由善恶交织交融构成的,善与恶并不绝然对立。而如果是单纯的善或恶,或者是善和恶相对峙,那就只能是诗情世界。恶的方面,比如波德莱尔的《恶之花》,极写丑恶的东西;善恶对峙方面,则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极写善对立冲突,同样不是世俗生活。但的确,海子的这首诗透露了这样一个迹象:他从非日常化的诗情世界向日常化的世俗生活作了一点眺望;也即似乎有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封闭的生活,在主观上承认一张生活网的存在。然而,这说到底只是一种姿态上的眺望而已。诗的最后一句写道:<br>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br>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