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孤、寡人
1997年高考语文卷第15题是:
下列关于对话中人物称谓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陛下是对帝王的称呼,古代不直称帝王,转而称呼他殿前阶下的人,以此表示尊重。
B.臣早期是古人表示歉卑的自称,百姓也可自称为“臣”,后来用作臣下对君主的称呼。
C.卿早期是古代对人的敬称,适用范围较广,后来多用作君主对臣下的称呼。
D.朕是古人的自称,本身没有贵贱之分,自秦始皇开始专用为诸侯或皇帝的自称。
此题考的是人物的称谓,涉及到古代人物称谓使用范围的演变,错误的项应是D。相对中学生来说,该题有一定的难度,不少同学在高考中未能正确解出。在此,笔者想就此项作简要介绍。
朕,我,我的。《离骚》:“朕皇考曰伯良庸。”古时自称为朕,无贵贱之分。但自秦始皇起专用为皇帝的自称。《史记·秦始皇本纪》:“朕为始皇帝。”《谭嗣
同》:“二十九日,皇上召见杨锐,送赐衣带诏,有朕位几不保,命康与四卿及同志速设法筹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