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7道题,约4570个字。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复习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
山东东营利津县盐窝中学 高伟峰
一、 积累与运用(23分)
1、默写题(16分)
①、郦道元《三峡》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
;描写三峡夏季景色的句子:
;作者在文中最后引用渔者歌“ ”从侧面表现了三峡秋季的凄婉美。(2分)
②、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的句子:
;而文中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则是:
。(2分)
③、 李白《渡荆门送别》描写平原广阔景象的诗句:
;运用比喻手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写景句子是:
。(2分)
④、我们常用陆游《 》中的诗句
来表现感到困惑、以为走投无路时,突然见到希望。该诗中作者还用了诗句 来赞美农家好客热情的纯朴民风。更用
一句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2分)
⑤、写出《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中描写塞上风光的诗:
。该诗用比喻表达诗人惆怅、抑郁心情的语句:
。作者是 代诗人 。(2分)
⑥、陶渊明《归园田居》中体现农家劳作艰辛的句子是:
;而从诗句
可看出诗人即使劳作艰辛,也矢志不移,坚定自己的信念。诗人所在,是混乱的 (朝代)。(2分)
⑦、在本学期我们学过的诗歌中,除了《渡荆门送别》中“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思乡之情,还有哪些诗句是表达相同情感的?试写出两联:
, 。
, 。(2分)
⑧、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诗句
来表达心中有所抱负,却苦无实现的途径。(2分)
。
2、解释词语:(3分)
略无阙处( ) 虽乘奔御风( ) 相与步于中庭( )
仅如银线( ) 乘骑弄旗( ) 随波而逝( )
3、翻译句子:(4分)
①、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
②、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③、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④、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二、阅读理解(47分)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4~26题
(一)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 ; ,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自康乐以来( ) ②自非亭午夜分( )
③实是欲界之仙都( ) ④是日更定( )
5、①[甲]文写水的清澈用“清流见底”《三峡》则用
来写水的清澈。
②在[甲]文横线上填入原文。(2分)
6、选出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3分)
[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
A.高峰入云 重岩叠嶂
B.晓雾将歇 朝发白帝
C.青林翠竹 清流见底
D.夕日欲颓 不见曦月
7、选出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 (3分)
[请将词义解释写在横线上]
A.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贤与能
B.将:晓雾将歇 出郭相扶将
C.是: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自:自康乐以来 自李唐来
8、选出加点词解释有误的项( )(1分)
A.古来共谈(谈论) B.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C.夕日欲颓(落下) D.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奇怪)
9、翻译句子:(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