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70个字。
《北京的胡同》教案
古华中学 梁裕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胡同以及胡同文化的特点,学习作者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叙事抒情的方式。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对“文化”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3.情感目标:读懂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特殊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通过叙述北京胡同的生活而揭示出的胡同代表的文化内涵。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以宾衬主、以实补虚的写法和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
教学方式:朗读法 讨论法
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了解北京胡同的相关知识。
二. 激趣导入:
如果在繁忙的学习之余,突然有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让大家去外面旅游一次的话,不知你们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学生会出现很多思路,教师必须善于把握机会,抓住切入点,把话题引向正题——北京,进一步导入课题。)俗话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但是还有一句话,不知大家是否听过,那就是“如果你去北京,有一个地方你不去的话,就等于没去过北京,同学们知道这是哪里?对,就是北京的胡同。今天我们一起通过冯雪梅的文字去领略一下北京的胡同。
三. 探究感悟:
(一)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北京胡同的独特景色深深吸引了作者,文中哪些地方是在描写北京的胡同?
生:自由朗读课文,找直接写北京胡同的文段。
2 师:作者在描写胡同时是带有很深的感情的,充满着一种美感。比如对北京胡同中晾衣绳的描写,对推车卖货的老人的描写,请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进行点评。
生:积极思考,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