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800字。高一年级语文综合测验,实用有效,有详细的答案(包括课外文言选段的翻译)
高一年级语文综合测验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自牧归荑 yí 将子无怒 jiāng 淇水汤汤 shāng 言笑晏晏 yān
B.皇览揆余初度兮 kuí 汩余若将不及兮 gǔ 朝搴阰之木兰兮 pǐ 伤灵修之数化shù
C.十五弹箜篌 kōng 伶俜萦苦辛 pīng 葳蕤自生光 ruí 踯躅青骢马 zhí
D.纤纤擢素手 qiān 盈盈一水间 jiān 周公吐哺 pǔ 守拙归园田 zhuó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A.俟我于城隅(城上的角楼)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讥笑)
B.昔三后之纯粹兮(独一无二) 后悔遁而有他(其他人,别人)
C.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逆反,不许可)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与他相会)
D.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屈就,枉驾) 长命无绝衰(性命长寿)
3.下列通假字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见”通“现”)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反”通“返”)
B.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帘”通“奁”)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藏”通“脏”)
C.来吾道夫先路(“道”通“导”)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中”通“衷”)
D.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说”通“悦”)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叛”)
4.下列古今异义词正确的一项是( ):
A.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偷乐:苟安享乐。)
B.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纷纭:多且杂乱。)
C.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多谢:非常感谢。)
D.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成章:形成完整的文字。)
5.下列句子中“相”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②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③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④越陌度阡,枉用相存⑤上邪!我欲与君相知⑥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A.①/②③⑤④⑥
B.①/②④⑥/③⑤
C.①/②/③⑤⑥/④
D.①②⑥/③④⑤
6.下列句子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此句作者将自己比喻作“羁鸟”与“池鱼”,表达了对回归自由天地的向往,“旧林”和“故渊”都指的是官场。
B.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
此句用了比兴的手法,以青翠绵密的河畔青草起兴,暗契对远方亲人的绵长思绪,同时青草一岁一枯荣,又预示着思念的时间之长。
C.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此句声色交融,融情入景,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派具有勃勃生机的园中春景。
D.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此句动静结合,色彩明艳,使用比喻手法细致地刻画出夕照下大自然美妙而神奇的美景。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问题:
方山子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