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题,约7800字。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第一卷(选择题,共42分)
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A、去棹(zhao) 庚开府(yu) 羽扇纶巾(guan) 纤云弄巧(xian)
B、凝噎(yi) 水澹澹(dan) 雕栏玉砌(qie) 荠麦青青(ji)
C、幽咽(ye) 玉簟秋(tan) 嘈嘈切切(zao) 封狼居胥(xu)
D、乍破(za) 虾蟆陵(ha) 豆蔻(kou)词工 渌水荡漾(lu)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仓皇 轻拢慢捻 迢迢暗度 良晨美景
B、飘零 钿头银蓖 废池乔木 转轴拔弦
C、凄切 连篇累牒 佳期如梦 惘然若失
D、樯橹 暮去朝来 晓风残月 暮蔼沉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写游程既不从当时所在地开始,又不从登山起点开始,而是着力描写了“飞度镜湖月”的情形,体现了“梦游”的特点。真可谓神来之笔,匠心独运。
B、古今解此诗者总不少于几十家吧,其结果自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C、在这方面,诗人显示了非凡的才能,他写熊咆龙吟,写雷电霹雳,写空中楼阁,写霓衣风马……把幻想的场面写得活灵活现,真是令人眼花缭逢,叹为观止。
D、读到这里,一个胸怀大计的爱国词人的形象不是惟妙惟肖地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吗?毫无疑问,这样写在艺术上是极为成功的,无可指责。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唐诗一方面继承汉魏以来的五言、七言古体诗,一方面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两种新诗体。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来看,其成就都明显地超越了前代。
B、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认识到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初步体会了李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即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和极度夸张。
C、诗人只写了三个有代表性的乐段,并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于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象中亲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旋律的发展变化。
D、词的结句含蓄地点明了全词的主旨,意思是女词人此刻的感悟状况决非一个“愁”字所能尽,而是比“愁”要深沉、凝重得多。说它深沉、凝重,是因为这是悼亡之情,我们可以在词的艺术细节中看出。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少陵野老:即“诗圣”杜甫。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B、王维诗中有画,请你以“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C、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分别是《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D、《声声慢》一词中,既有词人与当时人们所共同感受的国破家亡之恨、离乡背井之愁,又有个人所独具的晚年丧夫、没有子女、孤苦寂寞、辛酸艰难的生活体验。
6、下列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旧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唐代以前的诗统称为古体诗,唐代以后的诗称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B、白居易等人,继承了“乐府”诗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运用“乐府”体制,自立新题,创作的诗称为“新乐府”。他是唐代新运动的倡导者。
C、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词牌是词的曲调名,如“永遇乐”等;题目要依照词的内容而定,如《赤壁怀古》等。
D、词分婉约和豪放两派,温庭筠、李煜、柳永、秦观、李清照、姜夔、周邦彦等是著名的婉约词人,苏轼、辛弃疾则为豪放派的代表。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放言五首(其三)并序
白居易
元九在江陵时,有《放言》长句诗五首,韵高而体律,意古而词新。予每咏之,甚觉有味,虽前辈深于诗者,未有此作。唯李颀有云:“济水至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斯句近之矣。予出佐浔阳,未届所任,舟中多暇,江上独吟,因缀五篇,以续其意耳。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