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阅读指导四:理解段落功能
[能力定格]
一般来说,文章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段落组成的,话不能一口气说完,它总是要一层一层有步骤有条理地表达意思,而段落正是这种表达在语言上的具体体现,因此说段落是文章的基本单位,在书面形式上,以空两格作为标志。一个段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所有段落的意义围绕一个中心,构成一篇文章的完整的意义。段落按表达方式分,可以分为叙述性段落、议论性段落、说明性段落、描写性段落和抒情性段落。段落的安排,体现了作者的思路、文章的脉络、构思的特点、中心的表达,因此在阅读时,正确理解段落的功能,把握段落的作用,可以帮助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可以提高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可以提高阅读、写作能力。
[方法导航]
理解段落功能,其基本步骤是:先划分段落、归纳段意,在此基础上,再分析它的功能。理解段落功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从中心思想的表达人手。
文章由段落构成,每个段落表达一定意义,这样段落就与文章的中心有着密切的联系,或者说段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如《白杨礼赞》第回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单独成段,开篇点题,直抒胸臆,表达对白杨树崇敬和赞美之情,这与文章借白杨树的不平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中国人民,赞美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自己对他们的崇敬、赞颂之情是相吻合的。又如杨朔的《荔枝蜜》,从“我”过去总不太喜欢蜜蜂的原因写到“我”看到荔枝林,吃到荔枝蜜,不觉对蜜蜂动了情,再写看到蜜蜂酿蜜的情景,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至此文章完成了对蜜蜂的描写赞美。按常规写法,文章可以结束了,但作者又写了下一段落,由蜜蜂酿蜜推及到广大农民用自己的劳动建设新生活,从而赞美了为建设美好生活而无私奉献的劳动人民,歌颂了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这一段实际上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如果没有这一段,那文章的主题仅仅是赞美蜜蜂而已,主题肤浅,意境也不开阔。有了这一段,文章主题升华了,作者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可见,有的段落正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中心、深化主题服务的。
二、从文章的结构安排入手。
一篇文章是由若干个较为完整的意义段组成的,段落如何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仅是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也是作者构思的结果。因此段落体现在结构上的功能主要有:首尾呼应,过渡自然,使文章结构完整紧凑,严谨。如冰心的《小橘灯》开头一段:“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表明追叙开始,结尾一段:“但是从那个时候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12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表明叙完往事,这样,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照应严谨。又如,《松树的风格》第2段先强调作者对松树的敬佩心清由来已久,再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