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320个字。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 诗 人 简 介
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基,出生于四川万县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幼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阅读了大量新诗。1931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至1935年毕业。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大公报》文艺奖金。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1938年,何其芳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一种与在国统区迥异的生活展现在他眼前。诗人全身心投入了这一全新的火热的生活,他观察着,感受着,激动着。诗人的生活变了,性格变了,世界观变了,诗风也变了,他不再写那种缠绵忧伤的爱情诗了,流泻于诗人笔端的是一种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诗句。《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就是诗人诗风转变后的代表作品
●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赏析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抒情诗,至今还给人很大的美感。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以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以优美的语言吸引人。这首诗保持了诗人前期诗作中的丰富想像和生动描写的特色,同时又有新的创造和发展。
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但真正的主体是“我”。通过全诗,读者看到了诗人鲜明的形象,听到了他深情的歌喉,他是如此真诚,又是如此激动地在歌唱。诗人把他的一片赤忱之心捧给了我们。
诗人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这里的少男少女,其实不是实指,而是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希望和新的力量,所以诗人实际上是为新世界歌唱。为此,诗的第一节就连用四个“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