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930字。
《马说》教案
授课人:林秀琼         授课时间:2006年10月27日下午第二节
教学目标:
1、 背诵这篇短小精悍、波澜横生的千古名作,了解“说”的文体特点。
2、 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理解文中的寓意 。
3、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4、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教学重点、难点:
1、 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2、理解文中的寓意,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黑暗现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列举和马有关的成语(如:万马奔腾、一马平川、天马行空、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龙马精神、塞翁失马等等)。
二、释题及作者简介
1、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写法灵活,讲究文采,言辞华丽,跟杂文相近。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等。
 “马说”即谈马、论马。
2、韩愈,字退之,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录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三、分析课文
(一)、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注意正音。
(二)、学生读课文。(齐读——分组读) 
(三)、1、分析课文第—段。
提出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实词: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伯乐——擅长相马的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辱——辱没     骈——  一同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称——著称
虚词:而——表转折,但是    故——因此   虽——即使         之——结构助词,的     以——因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