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0000字。第一册第一单元
复习篇目:
1.毛泽东词二首:《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
2.中国现代诗三首:《再别康桥》(徐志摩)《死水》(闻一多)《赞美》(穆旦)
3.中国当代诗三首:《错误》(郑愁予)《致橡树》(舒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4.外国诗三首:《致大海》(普希金)《篱笆那边》(狄金森)《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
其他诗歌读背篇章:《雨巷》(戴望舒)《预言》(何其芳)《窗》(陈敬容)《孤独的收割人》(华兹华斯)《豹——在巴黎动物园》(里尔克)
要点解读
    本单元为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复习目标:形成对现代诗歌初步的阅读与鉴赏能力。
◆知识储备:较系统地掌握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歌的相关知识,着重了解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了解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学法指导:从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形象出发,结合对作品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了解,联系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和联想,体味诗的情感,领会诗的主旨;深入揣摩所提供的文本,不断总结阅读经验。
名题导思
   1.(1999年全国高考题)
对下面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A.诗人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
B.关于“土地”“河流”“风”“黎明”的一组诗句,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
C.“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D.“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指喻体“鸟”而不是指诗人自己。
答案:D(指诗人)
点拔:此题主要考查对现代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集中考查阅读者对诗的思想、主题的理解与把握。要能从“嘶哑”、“打击”、“悲愤”、“激怒”、“温柔”等感情与意义指向比较集中的词语中品味出作者所要传达的内涵,再通过对“土地”和“鸟”的形象的准确把握与理解,破译诗的主题:对这片土地、对祖国执著深沉的爱。

2.(2000年全国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两题。
                   金黄的稻束
                      郑敏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野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路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⑴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金黄的稻束站在 / 割过的秋天的田野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 “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
C “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的诗句中,“你们”指诗歌的主要形象“金黄的稻束”。
D “历史也不过是 /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这实际上就是稻束“低首沉思”的内容。
⑵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歌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题——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
B 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不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
C “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 “肩荷着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野里”沉思的“稻束”。
答案:1 D(应该是作者的。)  2  D(应是稻束)
点拔:这两道题除了考查对诗的思想内涵和隐层意蕴的准确把握,还考查了诗的表现技巧。
同样地,对内涵的理解要通过对具体的词句的咀嚼来完成,比如“皱了的美丽的脸”之“皱”和“美丽”,“疲倦”,“静默”等。至于第二题中的空间、时间,视觉、听觉,外在画面、内在感受等,都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